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統一的多名族國家,不管國家怎麼戰亂,怎麼打的你死我活,在中國人的骨子裏,華夏大地只有一箇中華,總歸是分久必合。在歷史長河中,每個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及生活都成爲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因爲少數民族人數相對較少,可能不是每個人都關注他們的歷史發展過程,我們今天就帶大家詳細瞭解一個神祕的民族——苗族。

苗族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一個名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當年的皋陶,堯以及掃描成爲天下三大部族,可以說三分天下,最終是推薦了堯坐天下共住,統一了華夏大地。當年的苗族生活與南方地區,所以他們是我國最早的稻作民族。我們今天能夠喫上香噴噴的米飯還得感謝他們。

上古原始社會的時候,苗族人用葉子縫製衣服,基本都是靠巖洞爲家,那個時候的苗族是以女性爲首領,也就是女系氏族,在很多苗歌中還能提現。從他們的稱謂中也能看出其從母權到父權的過渡情況。同時也能發現從血緣婚姻到對偶婚姻的變遷。

爲了能夠讓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從先秦時期開始,大多數苗族地區都建立了自己的郡縣,算是自治的一種形式。實行“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的羈縻政策。這個時候的苗民已經掌握了原始的染色和紡織技術,開始有了產品交換。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苗族的原始社會形態開始逐步解體,原來是血緣關係組成的氏族公社,後來逐漸轉變爲地緣的農村公社,但是隨着漢族封建經濟的發展,苗漢的交流越來越多,很大一部分出現了漢化的情況,他們的經濟也得到了質的飛躍,整個社會結構方面也不例外。有些“蠻酋”、“蠻帥”成爲世襲的“土官”,領有大量的土地。在這些“土官”境內的苗民淪爲農奴(稱爲“田丁”),耕種着領主的土地,交納租賦和服無償勞役,並須參加領主間的械鬥,爲其賣命 。

這樣一直持續到南宋王朝,當時的朝廷開始用官職來籠絡各族首領,並以此來加強中央集權,很多的苗族首領都接受了封賞,在地方成爲了大大小小的土司。到了元明時期,苗族地區的封建領主經濟已經相當發展,爲了便於國家統治,明朝開始實行“改土歸流”政策,這時候這些領主經濟之上的土司政權受到了削弱,這樣土司的政權制度慢慢走向衰亡。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明末清初,這時候“改土歸流”政策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出現了地主經濟,到了雍正年間,爲了更好地促進苗族部落的發展,大規模的“改土歸流”,這大大地促進了地主經濟的發展,苗族的領主經濟基本瓦解,到了乾隆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二千石穀子的大地主,至嘉慶年間,已出現了七八千石穀子的大地主。

鴉片戰爭之後,苗族地區大多淪爲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苗族人民爲國家獨立和解放做出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苗族地區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走向了民族區域自治的道路。

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裏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這些民族歷史共同組成了華夏文明的歷史,無數條文化長河終究彙總成爲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這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的驕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