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张海兼职做电商销售冰糖橙,虽然疫情蔓延,但并未受影响。这组报道摄影作品记录下了他的这段电商成功之路。

《奔跑的“橙子”》

湖南长沙 杨抒怀 摄影报道

张海没想到,曾让他深感恐慌的疫情,不仅没有毁掉他,反而成就了他事业的小巅峰——疫情期间,他刷新了销售纪录,10天卖出230万斤冰糖橙,高峰时1天发货3万单。“日子偶尔有点苦,但嘴巴总要尝点甜的”。

张海是一名90后大学生,首都体育学院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北京,而是回到家乡怀化麻阳开始电商创业。短短4年时间,他的网店卖出上千万斤冰糖橙。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我们见到张海时,他正在做直播,“这是我们的工人正在打包”,他走进仓库,指着正在包装的橙子,“现在下单,48小时内发货……”

这一场2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5万,出货2000多单。直播结束后,张海笑逐颜开。

今年29岁的张海,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的一个小山村。中学时,他的跑步天赋被老师发现,进入校短跑队,开始接受系统训练,曾拿下怀化市200米短跑冠军。

2011年,张海收到首都体育学院录取通知书,在大学校园里,他过着和多数贫困生一样窘迫的生活。大二时,他拿出兼职攒的辛苦钱,买了台电脑,在网上兼职做电商运营。“上了四年学,开了三年店”,这是张海对自己大学生涯的总结。

毕业后的张海,离开了北京,回了老家怀化。在这里,张海开了一家汽车用品网店,一是他喜欢汽车,二是开网店他有经验,凭着兴趣和经验挣钱,开店一年,他就给自己买了一辆新车。

冰糖橙是怀化麻阳特产,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农民有句顺口溜,“盖新房、娶新娘、上学堂,全靠冰糖橙帮忙”。

为了保证橙子质量,在橙子结果初期,张海都会和技术员一起上山指导村民科学种植。

2016年,受极端天气等影响,麻阳冰糖橙出现销售危机,20多万吨橙子滞销,价格跌至两三毛钱一斤。

如果把橙子放到网上卖呢?就这样,张海和朋友在网上做起了冰糖橙专卖。

经过努力,在本地滞销的冰糖橙,在网上打开了销路,打出了名声,成了爆款。团队创下2个月卖出200万斤冰糖橙的成绩后,张海在果农们中打响了名声。尤其是当年“双11”,10天卖出10万单的纪录,更成了他的金字招牌,这让果农对他刮目相看,争相找他合作。之后,麻阳冰糖橙的收购价,也从6毛上下,慢慢涨到了现在的1.4元左右。他和果农都赚到了钱。

张海在和朋友聊天,为保证果农利益,他的收购价略高于市场。

2020年初,相似的危机再次上演。麻阳冰糖橙大规模上市后,因为疫情蔓延,线下渠道纷纷关闭,“往年春节是销售旺季,而今年近30万吨冰糖橙砸在了果农手上”。“电商渠道,成了果农们的救命稻草”,但张海担心的是,随着管控升级,物流受阻,电商这条路也不会好走。

张海上山收冰糖橙。在村里人眼里张海就是他们的家人。疫情期间张海团队运营也面临巨大压力,但是为了确保果农们的利润,张海团队对本地贫困户每斤加价1毛收购,和果农们一起共渡时艰。

随着防疫措施升级,很多果农在年前联系好的外地经销商无法进货,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和张海沟通,同时积极和各大电商平台对接沟通,助力果农销售。

他一边仍以正常价格收购果农的橙子,还对本地贫困户加价1毛钱;一边加大推广力度,用直播等方式卖货,力推麻阳冰糖橙。所幸的是,疫情没有给张海的橙子生意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因为线下渠道关闭,助推了线上的售卖,“一天发货量最高达3万单,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卖了300多万斤,整个一季度销售超过500万斤。人手不够时,我们还招了不少当地人帮忙”。经此一役,张海信心大涨,“我感觉以后,再没有什么困难扛不过去了”。

怀化麻阳陶伊村工厂车间,张海正在挑选冰糖橙。张海租用的仓库,销售旺季时,员工达到120余人,一天发货量最高达3万单。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卖了300多万斤,整个一季度销售超过500万斤,工人们轮班最晚要忙到凌晨3点。

为说服村民加入电商,张海一家家上门做工作。

如今的张海,在麻阳承包了近600亩冰糖橙果园,与1000多家种植户合作,还建了2000平方米的橙果分装厂,雇了120多名员工。在冰糖橙销售旺季,工人们轮班干活要忙到凌晨3点,货车来往日夜不停。“我下一步的计划是做好供应链”,张海说,他不担心被模仿和超越。“就像跑步一样,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你才能跑得更快”。

张海的下一步计划是完善水果供应链。

2020年5月12日,张海第二天要出差,妻子为他整理行李。

进入6月,疫情影响基本消散,冰糖橙的销售也告一段落。即将到来的618,又让张海忙了起来。现在正值怀化靖州杨梅采摘上市期,张海在产地奔波,忙着采购,保证品质与供应链流畅;之后的8月,又即将迎来怀化黄桃、猕猴桃的成熟期。“如果当初留在北京,也许生活会不一样,但我觉得,回家更适合我一些”,张海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跑道,选对跑道,比跑得快更重要。“我能做的,就是继续把眼下的事情做好,给大家贡献 更甜的麻阳冰糖橙和更多的家乡特产”。

乡土题材需要新意的表达

周维(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图片编辑)

疫情期间,由于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很多农产品出现滞销,只能在线上售卖。本组摄影报道的主人公张海就是一位助农电商,在疫情下帮家乡果农销出500万斤冰糖橙,一战成名。摄影师杨抒怀深入事件背后,用精彩的影像、扎实的文稿,向大家展示了这位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如何帮乡亲们渡过难关。

从选题上来说,这组报道很合时宜,也很接地气。从视觉上来说,更乡土的题材,需要更新意的表达才能脱颖而出。

摄影师大胆打开思维,用极致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主人公与橙子的关系。本版大照片中,果园、橙子、农夫,将可以代表张海的元素展现出来,同时光线、人物状态也抓拍得很到位,一束光正好打在张海的笑脸上。

从大城市回乡创业的青年,在家乡果园里,与果农们一起,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甚至成为家乡冰糖橙的代言人。这样的视觉表达,也许比一万字都有说服力。

其实在拍摄现场,视频摄像、平面摄影是同时工作的,难免会相互干扰。摄影师只能见缝插针,把主人公从摄像机下抓出来拍摄——在多媒体时代,这种情形也许会很常见——这对摄影师的视觉构思力、现场判断力、高效执行力是个很大的考验。事实证明,摄影师杨抒怀完全具备并熟练掌握了这些能力。

现在很多摄影师在转型做视频,但我们也看到,优质的平面摄影仍然不可或缺,甚至是稀缺的。静态影像的信息传递效率,它的形式感、凝视感,是区别于视频的最大优势,也是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刊发于人民摄影报2020年第24期·3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