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来到云梦县义堂镇蔡河村

勤宇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浇水安苗、

收获蔬菜、装筐上车;

蔬菜大棚里,苋菜、黄瓜、茄子、豇豆等

各类时令蔬菜新鲜欲滴、长势喜人。

蔡河村位于云梦县西北边,经济基础薄弱。2015年,云梦法院深入该村开展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引导该村“造血”。如今,蔡河村已从一个贫困村蝶变成为美丽文明、稳定和谐的美丽新农村。

新桥新路托起致富梦

蔡河村与安陆市陈沟村仅一条小河之隔

连接两个村子的“老桥”

是蔡河村通往陈沟村的唯一通道

村民卖菜到安陆的必经之地。可由于桥面狭窄、年久失修、坡度大等原因,经常堵车。

“以前上这座桥有个陡坡,每逢下雨天,路面湿滑,村民骑车、开车经常发生倒滑、翻车等交通事故,甚至引发伤亡事件,有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驻该村第一书记潘启明说道。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2019年,蔡河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同陈沟村联系协商,最终,陈沟村同意出资修桥。

如今,这座被命名为“友谊桥”的新桥已修缮完成。“桥面加宽了,陡坡削平了,车也不堵了,现在过桥时真是舒心又安心。”村民蔡顿顺兴奋地说。

要致富,先修路!扶贫攻坚从拓宽道路入手,说干就干。干群齐心,蔡河村又迎来了新变化。

“2019年,我们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拓宽村级道路1000米、新修道路180米。”潘启明说,村里的几条路由原来的3米拓宽到4.5米、4米拓宽到5米,道路不仅加宽,还装上了路灯,村民对此都拍手叫好。

一座新桥

几条宽路

托起了蔡河村村民的致富梦

扶贫农场撑起“致富伞”

眼下,正值云梦勤宇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丰收季。一筐筐瓠子,一把把豇豆,一挑挑苋菜,一提提黄瓜,鲜嫩欲滴, 让人赏心悦目。

据了解,合作社每天可收获绿色蔬菜1000多公斤,销往孝感、云梦、安陆等地,全年可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400吨。

为了尽快脱贫,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发展蔬菜产业,需要能人带动,大家想到了蔡勤宇。蔡勤宇是蔡河村人,十多年前离开家乡,到北京发展蔬果种植业,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村“两委”的多次邀请,打动了蔡勤宇,他最终决定回乡带领村民创业。

2019年初,蔡勤宇从北京回到蔡河村,租赁土地50亩,投资70多万元,建起高质量大棚34个,注册成立了云梦县勤宇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村贫困户和其他劳力务工,让一部分村民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目前,合作社每天都有10多名村民打工。

其实,蔡河村几年前就开始着手邀请能人回乡创业,走产业扶贫之路。

2015年,该村引进安陆种植大户杨晓亮,在村里租赁土地兴办家庭农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村民杨帆等人投资20万元,租赁土地20多亩,栽植台湾大七品种桑树近3000棵。

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今年53岁的蔡勤春,2013年中风住院,为了治病,耗尽积蓄,加之老伴体弱多病,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还想做点事让家里多点收入,生活过得更好点!”深思熟虑后,蔡勤春向工作队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年养了190只鸡,每只获产业奖补10元。年底,土鸡、土鸡蛋卖得好,除去成本,赚了一万多元。”蔡勤春告诉记者,今年,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他顺利申请到3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养殖规模扩大到800多只,除了鸡、鸭、鹅还有屯鸟。

“如果今年市场行情好,年底多收入个几万元应该不是梦。”蔡勤春在心里盘算着。

(来源:古泽云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