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文化之一,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有許多別稱,如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正陽節等,據統計,端午大概有二十多個別稱。

端午節由來已久,此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尤其是在人物說之上,甚至發生了一些爭論。

屈原

關於端午的起源說法,流傳最廣的莫不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殺的事,不過許多學者考證過這個問題,他們普遍認爲端午的起源並不是因爲屈原,屈原之說只是附會在端午節日裏的一個重要的紀念內容而已。

聞一多先生也曾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在參考了資料後對端午的起源提出了一個假設,認爲端節是起源於古吳越先民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是先民希望證明和顯示自己的“龍子”身份,並祈求在夏季來臨時能保持身體健康。

按照他的說法,是先有端午這一節日習俗,後有屈原的端午傳說。他認爲,節俗的產生是根源於民衆生活的某種實際需要,因而關於人們爲祭奠屈原而產生了端午節俗之事,可信度並不高。

但不可否認的是,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事蹟確實已成爲端午習俗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人們紀念屈原是因爲他的忠烈,他對國家的赤膽忠心,百姓們將一個全民族的節日給了這樣一個充滿愛國情懷、以香草美人自喻的詩人,真的非常浪漫且富有詩意了。

人們將這份紀念偉大詩人的心情寄託在端午節,其實也是對中華傳統文明精神的一種延續。而除了主流的屈原之說外,端午還和下面這些歷史人物有所關聯。

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期的的孝女,她的故事是這樣的:是說曹娥十四歲的時候,其父親溺水江中,曹娥便晝夜沿着江邊找尋,好幾天都沒找到屍體,曹娥十分悲痛,便投了舜江尋父,三日後人們只見他們父女的屍體相抱着浮出了水面。

這個故事乍聽之下還是有點恐怖的,在《後漢書·列女傳》中也有記載: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爲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爲立碑焉。”

當時人們被曹娥的孝心感動,便每年在她投江這天——五月初五紀念她,以彰揚其孝烈,後來舜江也被改名爲曹娥江。

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國人,因爲父親和兄長被楚王殺害,伍子胥逃亡到吳國,並幫助吳國伐楚,報了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夫差聽信讒言,陷害伍子胥,賜了伍子胥一把寶劍,讓他自刎。

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伍子胥被迫自刎,死後屍體被裝在皮革裏,扔入大江。相傳聽到伍子胥的死訊後,世人皆爲之哀傷不已,紛紛在五月五這日主動來紀念伍子胥,久而久之的,這個習俗就被保留了下來。

《越絕書》中記載,夫差派人將伍子胥的屍體拋入大江後,只聽見隆隆巨響,氣若奔馬,不絕於耳,彷彿水仙也,因而也有伍子胥死後化爲了濤神的傳說。

在江南一帶留下了許多關於伍子胥的故事傳說,說是伍子胥死後,後人爲了紀念他,便把掛過他頭的城門叫“胥門”,把漂過他屍體的河叫“胥江”,另外還有“胥口”、“胥山”等,在百姓那裏,伍子胥儼然已經因爲同情和敬重而成了神靈。

端午節重在繼承與發揚

以上這些是端午起源說中的人物紀念說,都是古代的名人,他們的事蹟都有較爲廣泛的流傳和影響,其中屈原的名氣更大,其故事知名度也更高,因而在人物紀念說中,他幾乎是大家都認定的端午主人公。

也有些地方更推崇伍子胥說,比如蘇州,但不管在端午紀念哪一位,都是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傳承的選擇,其重點都應在於精神內涵上的繼承,所以也不必有爭議。

不管是出於與哪一個歷史人物有關的端午節,都含着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屈原是“愛國”情懷,曹娥是“孝”的推崇,伍子胥是“忠”的敬佩(或許還有些許復仇文化的因素),不管是哪一種,最後都融匯成古代社會所最推崇的主題:忠孝。人們在節日中紀念歷史人物,其實也是在傳承這些文化與精神。

總的來說,端午節最初應是由祭龍祭神儀式發展而來的,人物紀念應是附會其中的重要人文精神內容,正因爲有這些歷史文化精神的加持,這些傳統的節日才能獲得更持久的生命力。雖然這裏邊有些故事看起來就挺玄幻的,但精神思想是真的,所以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爭論誰更正確,而是應將重點放在把端午的精神與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