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军界,一直有“三个半军事家”的说法,其中的三个指的是蒋百里、杨杰和白崇禧,另外的半个说的就是刘斐。蒋百里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当过陆军大学的校长,病逝于1938年,杨杰在1948年被特务暗杀,白崇禧去了台湾,1966年病逝,据说死因是个谜。那么这个才气让蒋介石都佩服的刘斐,最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

刘斐,1898年出生,湖南人,从小就很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岳父是有名的老中医,曾经给白崇禧和桂系士兵看过病。由于这层关系,因此他就把女婿刘斐推荐到了桂军。刘斐因为仪表堂堂又会写字,很快就被推荐去了广西讲武堂学习。

在新桂系军阀争夺广西控制权期间,刘斐因为坚定支持新桂系而崭露头角,在统一广西的战斗中,刘斐多次担任参谋长,协助白崇禧在前线作战,展现出了他优秀的军事才能,因此得到了白崇禧的重视。

和其他三个军事家不同的事,这半个军事家刘斐,曾经因为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主张而被逼去了日本,并且一待就是七年。因此国内的军阀大战和围剿红军的战斗刘斐都没有参加过,而且,刘斐在日本还一直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

刘斐回国的时候,桂系在蒋介石的重压下处境很不利,因此在白崇禧的要求下,他又回到了广西。因为刘斐坚持不带兵,就被安排当了高级参谋和学校的教育长。此后,桂系和粤军联合抗蒋,又和蒋介石和解,和平解决两广事件,刘斐都是代表。

1937年,刘斐本来要去欧洲考察的,结果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白崇禧等人被蒋介石邀请到南京共同抗日。刘斐也成了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的中将组长。

其实淞沪会战本来不用打的那么被动的,可是当时蒋介石却对外国势力还有幻想,想要借助国际力量让日军退兵,迟迟不肯动兵,最后失去先机,上海沦陷,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1938年,刘斐出任了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开始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后来刘斐出任了军令部次长,有不少重要的作战计划都出自于刘斐之手。而刘斐之所以人称霸王次长,是因为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就算他和蒋介石的观点不一样,也敢于坚持到底。

长衡会战时,刘斐猜到了日军的作战意图,并且提出了建议,结果蒋介石不听他的,两次会战都以失败告终。刘斐给蒋介石当了很多年的国防部参谋次长,1948年时,刘斐预感国民党大势已去必败无疑,因此就辞去了参谋次长的职务。

1948年8月,刘斐在香港宣布了起义。在新中国刘斐当过民革副主席,1983年在北京去世,他临终前唯一挂念的就是两岸统一的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