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在最焦虑的时刻,余显涛也更愿意往前看。康隆的成长经历过不计其数的困难,每一次都能力克难关。而余显涛之所以选择汽车经销行业一直走下去,亦是认准国内汽车市场刚性需求的状态并无改变。

在疫情中“收复失地”

1998年,余显涛20岁,来到杭州工作并随后进入康桥集团。

乘上时代东风的杭州康桥集团,后来出资成立了杭州康隆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集团提议余显涛做职业经理人。

“2015年,集团公司想把康隆盘出去。”眼看着企业要转手他人,余显涛回忆说,“我还是很看好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的。”于是,抵押房产、拍卖车辆……余显涛倾尽所有拿下康隆。

从职业经理人转变为企业董事长的5年里,康隆的发展经历过一段顺风顺水的好日子,但余显涛觉得风暴依然。

“时代在变化,企业也要随之变化,决不能有墨守家业的想法。”实际上,除了把车辆销售作为主营业务之外,余显涛吸纳一批富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并分配原始股份作为绩效激励,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19年,康隆已实现营收3个亿,年销售汽车1600台。

除此之外,针对当前客户消费习惯的变迁,余显涛还在探索“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营销模式,将“场景”的功能融入到消费的全过程。一言以蔽之,就是让客户消费地满意、开心,从“人”而非“车”的视角,进行时间、空间、人、财、物、力的重组和搭配。

“包括我们公司现在引进的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可以通过智能语音识别获得大数据,记录客户的需求,完善我们的服务。”甚至,对那些流失的客户,康隆也会定期组织讨论会,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建议,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作出整改和提高。

在余显涛看来,新的市场阶段,只有解决客户的痛点、消除客户的痒点、挖掘客户的盲点,满足客户真正需求的同时,为持续盈利拓展机会。

正是得益于这段时间内的夯实基础、做好内功,也让康隆在今年疫情来临时获得了更多活下去的资本。

打响星桥汽车品牌

除却企业经营者的身份,余显涛还是星桥商会太平社区村级商会会长。

“只要跟他接触过就知道,他就是那种会给自己揽活的人。”而这也是余显涛被推选为村级商会会长的理由之一。

进入炎热的六月,余显涛正为星桥首届汽车生活节忙活着。“这是街道专门为我们车企组织的推销活动,支持力度很大。”除了线下开展常规的汽车展销、礼品赠送、包粽子活动以外,线上也提供了车牌连连看、直播秀等游戏和视频形式,助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在得知星桥街道的意向后,余显涛就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这次活动的联络员和组织者。“作为村级商会会长,我跟政府、企业两边关系熟络,沟通方便且效率。整合星桥车企力量,形成杭州新的汽车销售集群点,辐射周边,对于打响星桥汽车品牌也有很大帮助。”

余显涛深知,做买卖讲究成行成市,凭借着规模效应将更容易吸引客户。在汽车销售方面亦存在此现象。“在上海、广州等大部分城市,可以看到一些汽车销售聚集的地块,不同品牌的经销店并驱争先,形成一个个规模不一的汽车商圈。以往杭州4S集群分布在石祥路、绍兴路、艮山东路,但随着杭州主城区的提升改造,这些地方都面临拆迁,对星桥来说,是新发展、新机遇。”

据了解,星桥本地现已集聚16家汽车经销点,受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吸引,更多潜在汽车品牌也先后进驻。而将这些销售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形成合力脉络,则是余显涛热切投入的一项工作。

“作为星桥汽车经销商联盟会的会长,现在我还在组织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联盟中去,其中也有村级商会的成员,希望能广泛动员,搭建一个行业多元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汽车新零售业态的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