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智能”论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联合主办,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和CCF智能机器人专业组联合承办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学术讲堂。第二期活动于2020年6月22日晚上7点半开始,邀请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大学胡德文教授和帝国理工学院的周晓云博士、张帆博士、赫亮博士三位优秀年轻学者,一起分享了机器人智能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论坛报告由两个线上平台同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 近15万人。

论坛开始首先由CAAI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富春教授主持了第一场胡德文教授的报告。胡德文教授作为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无人作战系统”高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在军队高端人才培养、新军事科技预先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他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脑机接口的主要用途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情况。接着他介绍了其领导团队在脑控移动操作机器人、全自动狙击系统、基于脑机接口的汽车驾驶系统等 。最后胡德文教授阐述了脑机接口技术在“信号检测技术”、“基本材料工艺”、“伦理学的创新”三个方面的存在困难,也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报告结束后,胡德文教授一一解答了线上观众的问题,引起了观众评论区的热议。

下半场的三个报告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专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方斌老师主持。第一位讲者是周晓云博士。她博士期间师从杨广中院士,主要是面向机器人术中导航所开展的图像相关研究。报告中,周晓云博士分享了她在医疗图像研究中从传统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图学习的探索之路。

下半场的第二位报告人是张帆博士。他现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PersonalRobotics Lab博士生,研究方向包括辅助机器人,人机交互,视觉感知与抓取等。报告中,张帆博士分享他在机器人辅助残疾人/老年人穿衣的研究工作。

论坛最后一位报告人是赫亮博士。他致力于研发创新型柔性机器人仿真模拟器,用于人类触觉行为研究,以提高医生触诊训练效率及准确率。报告中,赫亮博士分享了软体机器人感知及在智能医疗培训上应用的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