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和舍利弗辩论:什么是宴坐?

舍利弗过去在树下宴坐(即坐禅、静虑),是小乘的坐禅,即冥想静坐。心系于一处而不使散乱的修禅方式,很注重印度瑜伽调身、息、心、念的方法,坐禅者常会到幽静、远离人烟的地方打坐,修习四禅八定、灭尽定、八解脱甚至六神通等。而大乘修禅不需要刻意远离众生、闲坐林泽、断绝烦恼等,而把顿悟、明了此心作为坐禅的根本。

维摩诘斥小乘坐禅,提倡一种大乘坐禅观,其核心内容包括:不追求入灭寂定;不舍世间;心不执著;断诸邪见;不断烦恼而入涅槃,等等。相比而言,小乘禅法讲求出事、断绝烦恼,是性外纠缠;维摩诘的大乘禅法,不离世间烦恼、摄心内观,是即性修禅。

小乘修静虑

厌离世间,隐身幽处,盘腿打坐,断出入息,收摄散乱心、浮躁心、放逸行为等,入灭寂定。要离开世间才能修得佛性。

大乘修静虑

做事和修订不二(平等无分别),世间事和出世间法不二,心内心外不二,烦恼和涅槃不二。在世俗事物中可修得佛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