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是父亲节,同时还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据天文观测研究,天空将于此日发生日食现象。我国境内可观测时间为14点以后。据了解,这次是发生在北半球的日食现象,约十年一遇。这次日食的不同之处在于是“金环日食”,届时太阳将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只剩下一圈金边儿,是很少见的一次天文奇观。按照古代“天人感应”的学说(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发生日食,在传统文化里有着怎样的寓意和征兆?古代各阶层如何救日?这是我们重点要说的内容。

太阳和地球示意图

《春秋内事》曰:“日者,阳德之母也”,即太阳是一切光明的源头。《尚书·洪范》解释认为“太阳是一切光明的表明,是所有属阳的精华部分,因此象征着事物尊贵的一面”。结合此,东汉刘向结合“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了“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类,中国之应也”。其实提出“太阳代表君王”的说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如《礼统》里说的“日者,人君之象”。《易传》提出:圣王在上,则日光明而五色备。在《礼记》中载“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在封建时期,君王为最高统治者,《夜航船》一书言“圣人扶阳而尊君”。

明白了太阳是“君父夫兄之类”的应照,再具体而言,日食现象就有所依据了。《汉书》曰:日者,德也。故日蚀则修德(月食为失刑)。《礼记·昏义》曰:男教不修,阳事不得,谪见於天,日为之蚀。我们暂且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一下:天子不施仁政,宫廷外的政事就存在问题,让上天看到,就会发生日食”。在《后汉书》中的说法,对日食的现象看得更严重,认为“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由此可见古人对“日食现象”的重视程度。

天子祭日仪式·网络供图

据记载,目前最早的一次日食是发生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夏仲康为政时期)。在《尚书》里也写了当时国君面对这个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里的“啬夫”是掌管币礼的官员,主币之官。当时发生日食,君王就把大臣都召集到一起;命人不停的敲鼓;让掌管钱币的小官赶紧取钱币,以礼敬上天;然后令国都内的百姓都到大街上行走,当作服苦役。

日食图片·网络供图

根据这个记载,后世在修礼仪时,就保存了下来。在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发生了日食,据《左传》载,当时的应对措施仍然是“请用币”,即使用币礼。在解读《春秋》的《穀梁传》里,由于其书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所以在应对日食现象时,给予严格的等级划分,不可“越礼”——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三兵、三鼓。大夫击柝。凡有声,皆阳事也,以厌阴气也。尤其这“凡有声音,皆阳事也,以厌阴气也”的说法,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人遇到日食的观念和做法(民间还有敲打锅碗瓢盆之类的习俗)。

金环日食·网络供图

但是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说法,到了东周时期,当时鲁国的大臣就把上述“礼仪”拆分了。要求只要天子“伐鼓於社”,诸侯“诸侯用币於社,伐鼓於朝”。到了《礼记》中记载,对于发生日食,君王应该如何做,已经就剩“一旦发生日食,天子就必须穿素服,整改朝政,再认真履行作为天子的职能”。这之后,更加简化到天子什么都不要做了。如《左传》里提到,发生日食,诸侯用币於社,伐鼓於朝,这期间不允许大臣们朝见天子,必须回家自我反省。

天人感应·网络供图

文章的最后,我们讨论一下,古人是否“愚昧”,本是一种自然天文现象,居然认为“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左传”;又为何生出这么多繁琐的礼仪习俗?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史记·天官书》中有对“日食现象”的理论描述——日月薄蚀,日月之交。月行黄道,而日为掩,则日食,是曰阴胜阳,其变重这个理论是和现在天文研究的结果一样的,揭露了日食不过就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地球之间,这就会发生日食。至于“天人感应”,也不过为了强调“人敬畏天、敬畏自然”;涉及到日食与君王,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向君主谏言的机会,规劝或让君王自我反省自身是否圣明,其政是否有失,以期天下昌明,国泰民安。

日食形成动态图

另:日食分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等。但这些都是相对的。可以设想,你看到的日全食,在地球的别的区域就可能是日偏食。因为日食就是太阳照射到地球光亮的角度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