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生活:为生活做减法,为生命做加法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怎么做,都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从外界寻求答案,比如上很多课,来提升个人能力、维护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等。可是上了这么多课,当危机来临时,我们仍然找不到有力的武器去抵抗它们。

如果不突破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那么自我成长就会停滞。所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是改变的开始。

在《自定义人生》这本书中,李秦和李源两位作者,以教练式思维,自我觉察的日常练习,帮助你摆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困惑,来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通过这本书,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明白只有自己、也唯有自己能闯过人生的关卡,成为自己的主人。

01 成为自己的教练,挖掘内在潜能

李源在书里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在35岁前,学业和职业发展一直走的很顺利,35岁后获得了知名学府的MBA学位,虽然让他暂时很有面子,但是并没有延缓中年危机的到来。他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颈,此时身体频频向他发出信号,持续的腰疼让他感觉很崩溃。

家庭中,面对妻子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他爱莫能助,面对父亲生病,母亲的过度忧虑,无助感深深的困扰着他。此时的李源,越是想奋力逃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越是深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和消极应对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时,他开始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开始与自己对话,进行自我探索。后来,有幸在教练的帮助下,慢慢摆脱了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自己也走上教练这条路,为更多的人答疑解惑,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李源说:“教练就是在你情绪低落、心情糟糕时,愿意听你讲的人,即使你跌倒、趴在泥坑里,也愿意和你趴在一起的人。”

可能你会疑惑,为什么解决自己的问题还需要教练来帮忙呢?

我们普遍认为教练就跟体能教练或驾校教练那样,在于教授我们知识和技巧,而实际上,教练是帮助我们发展心智模式,来解决人生中的困惑和难题的。

在《自定义人生》中写道:成为自己的教练,能唤起我们内在的自我,将关注点从外在转向内在,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健全自我的关系,运用与生俱来的、更完整的智慧,激活内在的激情和力量。

心理学家的创始人荣格就说过一句话:“你没有察觉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而心智的成长就是学会觉察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做出选择时的想法和情绪。

那么,我们又如何做到自我觉察呢?在《自定义人生》中,告诉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觉察和调整自己的任何领域。

外部成长:包括职业发展和财务状况。

内在成长: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发挥你的潜能,做你擅长的事情。

重要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健康: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

休闲娱乐:业余爱好,令人开心的活动。

对于这些领域,给予一定的时间,如果某些领域已经做得很好,可以保持原样,如果某些领域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么就把注意力放在这些领域里,开始实施你的行动计划,让各方面都达到动态平衡。

02 探寻价值观,实现职场进阶

为什么我们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一种茫茫然的状态应付着每天的生活。价值观这个概念,一直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标准。

如果没有价值观,人常常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目标,有什么梦想。当人生出现岔路口时,常常纠结不知道选哪条路,总是踌躇不前,瞻前顾后。当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很容易放弃成长的机会。

所以,只有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才能让你重视每一个人生关键点,会让你找到内心坚持的东西,并一如既往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勇敢去争取和拼搏。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会停止不前,而有些人会把这种障碍当成个人成长的基石,过五关斩六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阿里巴巴的传奇人物董文红就是这样一个人,靠努力和信念,从前台做到了阿里巴巴资深的高级副总裁。

董文红刚进入阿里巴巴时,只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前台,但她细致体贴的做法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她会把火车车次时间发给经常要出差的同事。炎热的夏天,她还会在公司咖啡吧添置一些冷饮。

一年多之后,董文红因为工作上的出色表现,被阿里巴巴的首席人才官的彭蕾邀请做行政部的主管,当时的董文红比较踌躇,因为自身经验还不是很多,但是听了彭蕾对她职业发展的分析之后,还是接受了彭蕾的建议,成为了行政部主管。

在她成为主管期间,在每一个艰难的任务面前,她都能临危受命,不会的就一边学一边干,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干出名堂,干出成绩。她也一步一步实现了目标,一路晋升为阿里巴巴资深的高级副总裁。

成功最终没有辜负她的努力,董文红在每一次的重要节点上,没有犹豫不决,而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坚持信念,用强大的执行力来靠近目标。

如果你也想找到人生方向,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那么,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让你摆脱迷茫而混乱的人生。

在《自定义人生》中,告诉我们用问题清单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1.你的爱好、梦想、愿望是什么?为什么?如果实现了,它会带给你什么?

2.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他身上最吸引你的闪光点是什么?如果你成了那样的人,带给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3.最令你快乐的回忆是什么,这段回忆发生在哪里,现在回忆起来,你的感受是什么?

4.你即将离开世界,你会如何描述你的一生?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如果你的墓碑只能写一句,你会写什么?

5.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获得了成功?如果有机会重来一遍,你会坚持做什么?

这些问题也只是示例,你也可以用其他问题来问自己。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找到深层次的东西。采用上述问答方式,从简单问题入手,慢慢引向更深的地方。如果你一时找不到你想要什么,要做什么,不如,换个角度来问自己,不想要什么,不想做什么,那么它的反面就是你真正想要的。

03 真正的成长,从设立个人边界开始

阿德勒说:“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界限感。”

其实,我们生活中都有这样一种人,一味的讨好别人,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总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即使自己心里多么不想、不愿意,也会违心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在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中,女主角大岛凪的行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岛凪是一个很会照顾别人情绪的人,在公司,她察言观色,每天都小心谨慎的讨好别人,对于同事无理的要求,大岛凪总是迎合他们,主动包揽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在恋爱中,男友喜欢又直又长的头发, 为了讨男友欢心,她更是每天早起一小时,拉直自己的头发。

大岛凪原本以为,自己做这一切会换来同事的好感,也会让男友更爱自己,却无意中听到了同事对她的冷嘲热讽和男友对自己的贬低。

大岛凪只是众多人的缩影,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包括我自己,有时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不懂得拒绝别人,没有原则的迁就别人而委屈自己。

在《自定义人生》中写道:很多人自我边界模糊不清,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迷失自己,无法处理多重角色带来的压力,认为别人的期待的就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只有明确自我边界,才能自在生活。边界其实就是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只有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关系也会向正向发展。

研究学者玛丽安娜.博卡洛娃博士在《4种设立并保护个人边界的方法》中告诉我们,设定边界的4个步骤:

明确边界。要列出你与亲人、朋友、同事的认知、情感、肢体和精神的边界,感知当别人的言语和行为,超出你心理边界时的场景和体验。

立场坚定。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要勇于说出“不”,这样直接拒绝,更能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孰能生巧。妥协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会让别人理所应当以为这就是你该做的,只有练习如何和别人沟通,明确自己的态度,别人才不会跨过你的边界。

面对失败,付诸一笑。可能一开始设定自己的边界,没那么容易,你也会遭遇失败,但是只有坚持练习,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在哪里,把取悦他人转向取悦自己,一点点的改变,就会让自己轻松起来。

按照这4个步骤,拒绝妥协和退让,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熟知的青年作家蒋方舟就曾提到,以前她对别人总是会无底线的容忍和迁就,无形中慢慢失去自我。后来,当她学会了拒绝,学会了不取悦别人之后,反而过的很轻松。

所以,只有设立个人边界,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哪些事是别人的,让彼此的界限感清晰起来,才会避免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麻烦和冲突。只有设立边界,才能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04 爱自己,才是人生的课题

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时刻,如果始终盯着这些缺陷,就会让自己陷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模式中。如何遇到任何事情,总是无理由的指责和埋怨自己,时刻处在自我价值感低的状态,我们又怎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果,明明知道一些事情违背自己的心意,又何必逼迫自己一定要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呢。

之所以,人们不会爱自己,是因为受到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们总是希望能活的像别人期待的那样。但是我们不能把一切都甩锅给自己的成长环境,自己人生的掌控权还在自己手里,做什么都由自己决定。

《肖申克的救赎》就有一句台词: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要谁会救你?”

解决人生困惑的答案不在别人那里,而在你这里。连你都放弃了找到答案的机会,又怎能改变现状,获得你想要的生活呢?

在改变自己之前,要先爱自己,接纳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我们要明白爱自己,才是人生要修炼的重要课题。

在《自定义人生》这本书中,李源和李秦两位作者从每个真实的案例出发,捕捉到了成年人在各领域的困惑和迷茫,并用自我教练的工具,帮助他们回归自己的本心,用自我探索、自我觉察的方式,转换思维,将无助、挫败和沮丧转化为学习和成长。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不妨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哪吒之魔童降生》中有一句话:“我命由我不天”。我们的出身决定不了我们的人生,任何失败、挫折和痛苦的经历也代表不了我们会一直会处在人生的低谷。

我们只有拿出活出自我的勇气,才能打破人生僵局,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