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后,匈奴元气大伤,漠南无王庭。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之后,汉武帝派赵破奴、公孙贺出击匈奴。赵破奴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不见匈奴一人。公孙贺出云中两千余里,至浮苴井而还,也不见匈奴一人

这时候,距离漠北之战,已经过了九年。距汉帝国将星明珠霍去病去世,也过了六年。

汉帝国呢,也因战马的过度消耗,十余年间无法再发动大规模骑兵越境作战。

所以,非常神奇的,汉匈百年战争,在公元前118年到公元前101年,进入了一段难得的相对和平时期。甚至在“儿单于”继位前,有七八年间,汉匈之间连小规模冲突都没有,堪称绝对和平。

当然了,这一切只是暂时的,拳头收回来是为了重新打出去,汉如此,匈奴依然。

一个血气方刚的超级帝国,一个落后蛮莽的战斗民族,都不太懂得妥协,那一旦开战,就只有不死不休,不到其中一方彻底倒下,不会真的休戈息兵。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利用这个间隙,把关注点从战争中抽身出来,来看看汉帝国的其他方面。

汉武帝继位后的内政方针,主要围绕一件事做:加强君主集权

汉初丞相集决策权、行政权于一身,在制度设计上,皇帝的权力备受制约。

这一情况,在汉景帝时,已略有改观,但不足以让皇帝乾纲独断。

汉武帝继位后,想做大事情。而加强君主集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重大国策的顺利推行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所以,汉武帝要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但他的步子迈得太大。

开贤良方正科延揽人才;重用儒生;罢黜易于动摇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的法家、纵横家学说;修建明堂;币制改革……

甚至,继位第二年,他就想摆脱窦太皇太后,一个三朝幕后政治家,一个黄老治国基本国策最长久最坚定的守护者。

结果,窦老太太雷霆手段,朝堂大换血,新政夭折。年轻的汉武帝被动成为上林苑斗鸡走狗、长安街市吃喝玩乐的少年。

直到窦太皇太后行将就木,刘彻才真正亲政。

但亲政就意味着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吗?显然不是。

根据《隐权力》的公式:实际权力=正式权力+隐权力。隐权力决定一个皇帝实际权力的增量。

刘彻亲政后的隐权力如何呢?

从马邑之战看,糟糕透顶。朝中主和派势力巨大。以王太后和田蚡为代表的后党,对刘彻的态度完全是《家有儿女》,而非《霸道总裁爱上我》。地方诸侯王明里暗里蠢蠢欲动。军队方面,完全是一副“陛下,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打匈奴?”的狐疑态度。

是,新皇帝亲政了,变天了!但陛下,您还没通知到呢!就算您通知到了,我这耳朵好不好使还得看呢!

皇帝的隐权力也要靠斗争获得。

那就斗吧。

窦婴和田蚡斗得死去活来,窦、王、田两代外戚势力都损失惨重——一边是舅舅,一边是表叔,刘彻脸上的悲伤掩藏不住,心里的笑也掩藏不住。

换丞相,换丞相!把丞相、御史大夫都换成应声虫。

但是,有些人表面是应声虫,实际是书呆子,保不齐在哪个原则问题上就成了强项令。

那就多开会。汉武帝尤其喜欢动辄召集三公九卿一起开会,同时又将会议扩大到自己豢养的各种新贵人才(中朝官)。

然后,在这样的大会上,汉武帝抛出一个议题,三公九卿们表达完他们的看法,如果与自己相左,那就放严助、东方朔、吾丘寿王、严乐、终军、朱买臣、主父偃们与三公九卿廷争折辨。

典型案例之一,汉武帝建元三年,征闽越,严助就协助否了田蚡不出兵的建议。

典型案例之二,刚当官很有书生意气的公孙弘,因反对筑城朔方被朱买臣在皇帝支持下当廷吊打之后,从此直到死,一直坚定拥护汉武帝的领导。

后来,随着皇帝一手提拔的中朝官逐渐走上前台,以张汤多年任职御史大夫为标志,丞相的正式权力被大幅削弱,至于附着于丞相的隐权力就更不用提了。

另外,御史大夫虽然在成帝更名为大司空后,才真正金印紫绶,禄比丞相,但在武帝时期,御史大夫的实际权力就急剧膨胀。张汤任御史大夫时,至于诸多大政方针实出张汤之手。

“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

可以说,张汤时,御史大夫的实际权力大于丞相颇多。

一件事提请注意:张汤任御史大夫七年,李蔡、庄青翟两位丞相都不得其死;其中庄青翟动用全部力量搞死四面楚歌的张汤之后,丞相府包括丞相和三长史也被一锅端。

不招惹张汤,如李蔡,死得静寂;招惹张汤,如庄青翟,遂起惊天大案

而张汤的实际权力,又是汉武帝实际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想见,在张汤任御史大夫时期,汉武帝对帝国的控制力已经登峰造极。

但张汤、公孙弘等人,到底是从皇帝近臣走向了前台,那么,最后,他们本质上还是外朝官。

而皇帝还要有只为自己负责的私人班子。

这个班子的雏形,在汉武帝时期,就是尚书署。

尚书本是九卿之少府的下属机构,秩仅六百石,在汉初,其正式职责仅相当于皇帝与丞相之间的一个传达员。

但汉武帝发现了这个机构可以赋予的巨大隐权力潜力,于是,开始更多地利用尚书署,打造了一个以尚书令为主,包含侍中、给事中、常侍在内的尚书台。

当然,这些新职衔,并非阿猫阿狗都可以担任,也别因为“十常侍”的恶名而认为这里大多是没男根的。

实际上,设计初期,侍中、给事中、常侍是荣衔,其意义是:有了这个头衔,不管你是谁,都可以参与皇帝主持的关于核心议题的决策。

所以,本质上,在设计之初,汉武帝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如臂使指的班子打造的,是筛选之后充分统一思想的结果。

这里卧虎藏龙,汉武帝时期几乎所有的大政方针都从这里出。

有了尚书台,内朝官就不再是依附皇帝、随皇帝实际权力起伏的虚拟存在,而成为了实体官僚机构。

这意味着,从此后,尚书台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它始于武帝,绝不终于武帝。

公元前124年,卫青歼灭右贤王部之后,被汉武帝拜为大将军。

大将军在外统领诸军,在内,汉武帝有意尊崇大将军过于三公。也就是说,在内,大将军的实际权力是统领百官,凌驾于丞相之上。

而卫青是侍中出身,史学界因此,普遍认为,卫青被拜为大将军,是中朝官正式形成的标志

从此后,中朝官将不仅仅依附于皇帝存在。没有皇帝,他们还将围绕大将军或者大司马,成长为汉帝国权力顶层最有影响力的势力。

卫青为人仁善退让,放弃了发展大将军的隐权力,其实际行使的权力未必真的“过于三公”。

但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霍去病也活到六七十岁呢?

霍光后来给出了答案:大司马不单单统领内朝官,他还要统领外朝官,武帝在,丞相是武帝的应声虫,武帝死,丞相就成了霍光的应声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