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做家務是浪費時間,應該把時間精力放在讀書上,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時候,從小有沒有做家務的孩子,差距就非常的明顯。

他家還記得那個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的神童魏永康嗎?從小成績就很拔尖的他在媽媽的陪讀照顧下,過五關斬六將,一路披荊斬棘,在2000年本科畢業後就順利考上了中科院碩博連讀,而這時候的他才17歲。

在很多人眼裏,就是妥妥的天才了,但讓他大失所望的是,在他讀研究生期間,由於沒有媽媽的陪伴,他竟然被學校勸退了,而勸退的原因是他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太讓人唏噓了。

一代才子,因爲父母的悉心照顧,錯失了人生的大好機會,幸運的是,後來的魏永康在家人的幫助下,努力學習各項技能,後面也娶妻生子,過得很美滿。

通過魏永康的事件可以看出,學識並不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成長的唯一標準。而具備生活技能在當今的社會卻是越來越重要了。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長達 76 年的研究,研究表明,比如那些從小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來說,愛做家務的孩子更容易獲得職業成就,他們的就業率高出不愛做家務的孩子15倍,收入水平高百分之20,同時,他們的心理也更健康陽光,犯罪率較低,且離婚率也很低。

此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發起的調研也發現,有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孩子,成績優秀率要高出27倍。種種數據表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做家務可以增加孩子的技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讓孩子具有更多競爭力。

通俗點說,這是愛做家務的孩子動手能力較強,且有很強的韌性,有很強的責任心。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如果切斷了動作與思維之間的聯繫,那麼,思維也得不到發展。而培養孩子做家務,就是通過動作培養思維,讓孩子的統籌、語言、解決問題等能力得到鍛鍊。

儘管做家務的好處這麼多,但人都有惰性,如果讓孩子自願參與到家務,並享受做家務帶來的快樂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學會示弱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父母很強勢,孩子就很弱,如果父母比較弱,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強。明星胡可曾經分享過她的育兒心經,她覺得媽媽一定要示弱,通過示弱,讓孩子去幫助自己做一些他們能力許可內的事,這樣孩子不僅幫助了父母,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他們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2、變相邀請

孩子都喜歡有趣的事情,所以如果讓家務活變得有趣好玩,相信孩子是非常樂意參與的。所以,我們可以用變相邀請的方式,把孩子帶入家務的情景當中。

比如,你想讓孩子幫忙拖地,你就可以說,寶寶,地板髒髒啦,我們要不要給地板洗個澡啊,我們一起來比賽看看水洗得又快又幹淨好嗎?

通過小小情景帶入,再加入小小的比賽,可以瞬間激發孩子的熱情,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適當鼓勵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這時候如果引導參加了勞動,父母也要適時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付出是有回報的。有些時候父母會過於關注孩子做得好不好,但其實,父母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參與了這件事,只有參與了,纔有機會把事情做到極致。

所以培養孩子的第一步,讓他們參與到裏面,然後激發孩子持續的興趣,再引導孩子如何做得更好,一步一步,一環扣一環。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誤,因爲這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只有在荊棘中成長,他們才能越來越強。

當然,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在做家務這件事上,家長們不能太心急,美國兒童教育家伊麗莎白·潘特麗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了一份《兒童做家務年齡表》,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9-24個月孩子,可以學着拿湯勺喫飯,髒污的物品丟垃圾桶。

2-3歲的孩子,可以做簡單地收拾玩具、扔垃圾、幫忙拿輕東西的動作。

3-4歲孩子,要學會挑衣服,並且會疊衣服鋪牀、獨立刷牙;5-6歲的孩子會穿衣,還包括簡單的家務,比如洗碗洗菜等。

7-12歲的孩子,要會收拾房間、做簡單飯菜、會疊衣服、幫助爸媽一起進行大掃除;

13歲以上的孩子,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實現獨自一人在家也能過得不錯的狀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力股,做家務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家長們記得讓孩子動起來哦~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