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熟读优秀的作品,你的写作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古人创造了无数夺目的成就,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唐诗和宋词,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世界。

李白,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佳作无数,被后世之人尊称为“诗仙”。毫不夸张地说,在咱中国,就连三岁小儿都能吟诵出一首李白的诗,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课本上,也频频出现他的名字,李白,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人。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无比繁盛的朝代,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来此学习,游玩,甚至居住,李白和他的诗歌,也得以越过重洋,去到了世界各地,比如李白的这首情诗《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此诗乃李白为数不多的爱情诗之一,全诗以一个少妇的视角来叙述,从她和他的相遇、相识、相爱、成婚,一直写到婚后的相处过程,把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情娓娓道来,其中那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还因此诞生了2个成语,分别是“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

然而此诗美则美矣,要想把它翻译成其他语言,还要继续保持它的韵味,着实不容易,第一个挑战翻译它的,是一位被认为有“精神病”的美国人,他叫埃兹拉·庞德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年出生于美国,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当时非常有地位和影响力,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早的成名和过大的赞誉让庞德变得非常自负和任性,经常为了宣扬自己的信念而对着别人大吼大叫,或是走上街头呐喊。

这样的行为导致人们认为他有精神病,从而把庞德送进了精神病院。庞德的行为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所谓天才和疯子,其实不过一线之隔,庞德便是这样的“疯子天才”。不过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庞德却因祸得福,在这里,没有人会骚扰他进行艺术创作,故而这段时期,庞德创造出了无数佳作,还翻译了《诗经》、《论语》、《大学》等中国文学著作,为后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庞德看到了李白的这首《长干行》,他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立马对它进行了翻译,庞德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却导致这首诗几乎完全丧失了韵律和意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庞德把“竹马”翻译成了“竹制的高跷”,意思确实没错,但读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如此大的差异,却仍然不影响这首诗给观者带来的震撼和触动,当年美国人一看到庞德翻译的《长干行》,立马口口相传,后来甚至将其选入了美国教材,火了几十年,其他唐诗也顺势得到了发展,后来甚至有人因为爱唐诗,而选择来中国留学。

不过当越来越多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后,看到了原版的《长干行》等诗歌,才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时候他们不由得感慨一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来庞德翻译的和原版还差那么多。但无论如何,也正是因为有庞德这样敢于挑战的人,才能进一步把唐诗推向世界,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你们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