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正在于“父女之间”的相处——更好的说法是成人与小孩的世界观交换;而他们的相处正展现了童话真正的逻辑,那是善良与爱。虽然从头到尾,爸爸都没有“看见”龙猫,但他始终不曾否定过它的存在。不只爸爸没有否定,便连隔壁邻居的老婆婆都肯定了某种童年经验的真实性——当姐妹说看到房子有“奇怪的东西”时,老婆婆说,那是煤煤虫,小时候她也看过,但长大后就不见了(《借物少女》里则再次出现了这种肯定,病弱少年的爷爷也看过小小人,他的奶奶也一直相信有小小人,只是从没见过而已)。姐妹俩半信半疑,直到电影结束,我们也半信半疑,真的有煤煤虫吗?不管真假与否,也许爸爸的这个回答更重要——爸爸说那种“奇怪的东西”是“灰尘精灵”,只要我们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里,就会出现的一种精灵。

而这种精灵是“从光亮进入黑暗”的时候,我们才会“看见”的,并且终究没有得到任何解释。到了电影最后,我们仍然不知道,那个黑黑的、一闪一闪眨眼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然而那不重要,因为很多问题不在于“那是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回答”。在整部电影里,我们不断看到作为考古学教授的爸爸,是如何精彩地一一回答了女儿们的问题。最好的一次回答来自于电影一开始,父女三人搬进新家,晚上洗澡的时候,听见外头狂风怒吼。妹妹害怕地问:我们家会不会被吹走了?爸爸开朗地说:刚搬进来就被吹走,这房子不是太差了吗?没想到话一说完,屋檐差一点就被掀起,整间房子喀啦作响。所幸不久天地便安静了下来,父女三人虚惊一场。这时爸爸突然大笑着说:“哈哈哈,让我们用大笑赶走一切可怕的东西吧”,接着姐姐笑了、接着妹妹也笑了,三人笑成一团。电影也在此时剪进了一个镜头:夜里的天空有大片大片的乌云,正快速地移动,仿佛真的被他们的笑声驱赶走了;同样地,也在此时,电影的主题配乐第一次响起……。

原来欢笑是真的可以把一切可怕的事物赶跑的。电影里另一个动人的段落是:龙猫送给姐妹一包橡树子,她们把它种在房子四周,天天等着发芽。然而好几天不见动静,姐妹问爸爸:真的会发芽吗?爸爸笑着说:“这也许要问龙猫了”。当晚龙猫真的出现,在橡树种子四周跳起祈祷舞来,姐妹醒来高兴地加入,也一起跳起了舞。随着他们身体的节奏,橡树种子果真发芽了,他们一蹲一站、奋力地将肢体伸展往上,结果树芽也随着他们身体的节奏抽长为大树,并且愈来愈高,最后成为参天的巨木。

这个段落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它把人、龙猫、与自然通通结合在一起了,而此处情感的核心正是生命里的善良与爱。这个段落也被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表现,第一、它让我们发现,原来龙猫也并不能主宰一切,在橡树种子之前,他也必须祈祷让它发芽,这个世上原还有更神圣的力量;第二、我们的情感与身体果真和生命之树息息相关,随着我们跳舞的律动与节奏,生命发生、并且愈来愈强大,它表达了我们与生命之树在本质上的“同一”;第三、隔天醒来,整个过程成为了一场梦(我们记得妹妹第一次遇到龙猫,也是一场“梦”),然而姐妹奔出户外,却看见橡树子“真的”发芽了— —则昨晚真的只是一场梦吗?也许真正重要的是,世界的真相就是一场梦,我们都被浸泡在梦里。我说过了,“那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