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能力有多强?这个报道很及时,值得高兴

我省境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已经一月有余, 无新增确诊病例。然而,学生上学依然要求佩戴口罩。事实上我也关注了全国各地的疫情,除了少数地区还有零星的确诊病例之外,大多数地方也是保持0增长记录。然而人们对于新冠肺炎依然心有余悸。人们之所以对新冠肺炎感到恐惧,我想与“潜伏期”有很大关系。

据专家介绍,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个潜伏期可长达14天之久。潜伏期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因此也要“无症状感染者”。据悉,无症状感染者依然具备传播能力,人们又难以区分,因此让人感觉“草木皆兵,防不胜防。”同时对于每个确诊患者,与其处于潜伏期间接触的人群,都要进行密切的追踪,所以也给国家疫情防控添加的很大的难度。

那么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能力到底有多强呢?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的一个报道,我想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6月22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9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6月21日新增确诊病例相关情况”,6月23日在新京网官媒也报道了这一件事。

报道中提及病例6,该病例为男性,48岁河北人,为病例5丈夫,6月21日确诊。根据其活动轨迹,与其有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的,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组织全部管理人员、商户及其雇员共计5390人进行了咽拭子采样,结果全员5390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当然,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据悉,目前已安排全体相关商户进行二次检测,我们静待检测结果。

通过这个这个报道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好消息,该病例6除了与其妻子病例5的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外。在病毒潜伏期期间,目前看来并没有造成其他人员感染。可见“潜伏期”期间,病毒虽然存在传播的可能,但是传播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事实上专家也早已提示,虽然新冠肺炎具有普遍易传染性,但是比较集中出现在一些免疫力比较薄弱的老年人群体;而对于重症患者以及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抵抗力非常弱的人。接触病毒并非一定会导致感染,与人体吸收的病毒数量也有一定关系。

所以我们对于一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不必感觉到惊慌。事实上,前几天人们比较担心北京地区疫情会爆发,如今过去十余天,通过这几天新增病例数来看,并没有出现大爆发的趋势,依然处于可控范围。钟南山院士也再次亲赴“前线”,所以全国出现二次疫情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

目前来说,国内疫情还是处于积极向好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家的疫苗研发也传了好消息。据钟南山透露,“我国疫苗或者明年春可以开始应用,必要的时候,在今年秋季就能应用于临床。”这一连串的好消息告诉我们,病毒在一步步远离我们的生活,虽然不能掉以轻心,但也是时候撸起袖子抓生产,搞经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