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界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大家,比如说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的草书便堪称一绝,这一绝不是当世一绝,而是古往今来无人可超越。除了王羲之以外,还有王献之、柳公权、苏轼、欧阳询等著名书法家,他们的字画都能够用“一字千金”来形容。

虽然隔了千百年,但是这些大师的字迹依旧是现代人练字的标杆,不过相信大多数人练字的范围都只是楷书和行书,而更复杂更难以辨认的草书都比较的陌生,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欣赏草书的时候,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么“潦草”不和我写的一样吗?

其实如果你认真探究了的话,草书“潦草”的背后还有三个要素而构成,这三个要素就是笔法、结构、章法。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抛弃限制以及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否则就只能产生空洞的线条,和乱涂乱画。

正因为懂得欣赏的人少了,因此练草书的人也不多了,比较出名的更是可数。在近代以来比较有名的草书大家中郭沫若绝对能够算一个。

郭沫若从十几岁的时候开始练习书法,既重师承,又多创新。他笔下的文字爽劲洒脱、灵活多变、韵味无穷,在现代书法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而在众多的书法体系中,郭沫若最为擅长的又是草书和行书。

郭沫若很喜欢写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经常在全国各地进行书法创作,在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中以及各大博物馆中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墨宝。

但是唯一为“山东博物馆”所提的牌匾,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因为郭沫若用的是草书题写的,因此被许多网友第一次看成了“山东情妇馆”。

很多山东本地人甚至都表示,自己听了网友们的调侃后,观念就再也无法改正了,明明已经知道是“博物馆”,但还是会首先看成了“情妇馆”。

为了消除这不良的影响,著名书法家孟鸿声先生甚至交出了一封新的“山东博物馆”匾额的题字,这一次采用的行书正体,总不会有看错了吧?

不过孟鸿声先生的提案被拒绝了,郭沫若的题字并没有错,而且还可以说相当的珍贵。不能因为难掩众口,便改掉原本就是正确的事情吧?

实际上除了为山东博物馆提匾额之外,郭沫若还为故宫博物院提了一份匾额,不过故宫博物院的匾额郭沫若是用行书字体写的,看上去要好辨认的多。直径为止故宫博物院正大门依旧采用的是郭沫若提的匾额,数十年来没有更换过。

要知道郭沫若的一张墨宝是价值不菲的,比如说在2015年6月18日,广州一场拍卖会身上,郭沫若仅仅写下了两字“建设”就拍卖出了1610万元的天价,博物馆又怎么舍得将匾额换掉呢?

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行书这一充满艺术感的字体渐渐与人们变得陌生,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