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看了不少,看了之后让人感触良多且久久不能释怀的,也就《团长》这一部。

一开始,我只看了一半,因为内容着实太过沉重,剧中的人物一个个都十分鲜活,确切的说,他们有灵魂。他们不是能够手撕鬼子的高手,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身后兄弟姊妹的英雄。

第二次总算是看完了,看完了之后,心中的感慨确实多得如同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只不过那个时候自己写的是穿越类历史小说,没有一个宣泄的渠道。

紧接着便是第三遍,第四遍,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在内心深处向那些英雄致敬。

《团长》是一部以国军为主题的剧,主要描述的是炮灰团,我党在里面出现的镜头少之又少。当然,剧中给予我党军队的评价也是十分正面的。那是一帮成天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活动的不要命的人。

可能有些人看到小书虫出现的时候都会觉得有些突兀,小编一开始也觉得有些突兀,但是看了几遍之后,觉得小书虫的出现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让虞啸卿避如瘟疫一般的大红,在小书虫眼里是了不起的存在。

他缠着龙文章,想要见一见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在战场上发表的那些言论,却是完全无法让炮灰团的人有所触动的。

那是一群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下来的老兵油子,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想着要胜利,之所以跟着龙文章,也是因为龙文章给了他们“不该有”的希望。

所以小书虫的出现并未给那些老兵心中带来任何涟漪,但是这样一股清流的出现,也让老兵们意识到,偌大个中国,还是有很多仁人志士在为他们奔走呼号的。

小书虫的出现显得十分的突兀,因为他什么都不懂,看到战场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修罗地狱,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兴奋,热血沸腾。

但炮灰团的人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眼前的这片土地,不知道埋葬了多少袍泽兄弟的白骨。

所以他们听到小书虫宣扬的那些热血沸腾的话语的时候,大多数是嗤之以鼻。

战争,他们远远要比小书虫了解的多。

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开枪,连在战场上应该怎么绑鞋带都不会的跟屁虫,却给团长这部剧带来了一丝生机。

小编之所以说这是一丝生机,是因为小书虫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人,他跟炮灰团的人不同,跟龙文章也不同。

炮灰团的人需要龙文章给予他们希望他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拧成一股绳,如果不是龙文章,这帮子炮灰早就已经散了。而龙文章,强迫自己给予手下希望的同时,心中却不知道希望到底在哪里。

小书虫可以说是剧中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虽然有时候这种只知道理想主义的人可能无法改变时局,可是却能够唤醒那些能够改变时局的人。

之所以说他的理想主义比较纯粹,是因为他没有夹杂任何利益在里面,这种理想主义跟虞啸卿的理想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虞啸卿有家族的荣耀,有一个师的重担,有自己心中的骄傲。

可小书虫没有,他就是那么单纯的、纯粹的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事情。

后来他死的时候,小书虫也算是将自己的理想付诸了实践。

这个一出场让人觉得突兀甚至觉得有些讨厌的人,终究还是在世间留下了一抹色彩,也在炮灰团那些炮灰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所以在小编看来,安排小书虫这个角色,不单单是不少网友揣测的那般,是为了过审,安排这个角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跟那些不要命的红色产生联系,还有一方面则是为了告诉世人,除了前线流血拼命的军人,后方也有很多爱国学生在努力,努力想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小编对小书虫一开始是有抵触情绪的,因为这个角色一开始除了会喊口号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懂。还自以为是的认为那些不知道死了几个来回的炮灰们会听他的。

但是后面小编却有些喜欢这个小书虫,他就像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一般,总是很理想主义,认为事情应该是那样子的。

就像团座说的那样,我只是想让事情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小书虫,龙文章,他们都在为了这个目的而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