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哪些人要做核酸检测?检测时序怎么安排?没有高风险区域出行史、没有接触过高风险人员、没有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市民,需要进行检测吗?

6月22日下午召开的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会议再次强调,加快推进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并将交通、银行等服务领域人员纳入“必须全面检测”范畴。

三类人群须全面核酸检测

北京市近日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6月11日0时至6月22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49例,均在医院治疗。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仍处在最紧要、最吃劲儿的关头。”6月22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七十一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要求尽一切努力把防控关口往前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据北京日报报道,这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对于核酸检测的重点,会议列出三类“必须全面检测”人群:凡是曾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或与其相关人员有过接触的必须全面检测;各类农贸市场、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物流等人员必须全面检测;中高风险街乡、医务人员、防疫一线人员和交通、商超、银行等服务领域人员必须全面检测。

知道君了解到,此前北京市已对各类农贸市场、餐饮、快递、商超等服务人员进行全面检测,交通、银行等服务领域人员此前并未纳入必检范畴。

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知道君,该行此前要求出差人员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另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该行此前曾征求职工意见,愿检尽检。

依据人群风险等级把握检测时序

目前,北京市各区均在紧锣密鼓推进核酸检测工作。截至6月20日6时,已累计采样229.7万人;核酸检测机构增至124所,日最大检测能力增到23万份以上。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6月21日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理性开展检测,按照“愿检尽检”原则,市民可预约登记进行核酸检测,根据专业部门建议,没有高风险区域出行史、没有接触过高风险人员、没有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市民,不要焦虑,按预约时间,根据社区统一安排,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扎堆,以确保检测资源用在阻断疫情传播的最关键节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北京市昨天召开的疫情防控相关会议再次强调,要依据人群风险等级把握好检测时序,重点区域要优先安排,对即将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重点人群要安排二次检测,并关注其他重点部位和高危易感人群。加强统筹组织,维护好现场采样秩序,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会议再一次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统筹好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等资源,对新增检测机构人员加强培训指导,用足用好现有和新增检测能力。严格规范执行操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建好用好检测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北京“应检尽检”范畴不断调整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6月初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

其中,八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分别是: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7.监所工作人员;8.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

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6月15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话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时提出,北京没必要全员核酸检测,3类人应做到“应检必检”: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到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以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对这些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就能及时有效发现感染者”。

6月17日,在此次新发地疫情的上升期,在北京市第12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明确,对六类人应检尽检:新发地涉疫市场、涉疫社区相关人员,北京市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常驻居民,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公共领域服务人员,已返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参与重点区域社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等六类工作人员。

6月17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七十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要求,抓紧完成进出新发地批发市场及密切接触人员、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开展餐饮店、单位食堂、中高风险街乡人员和“十类人员”等的检测。

记者 沙雪良

编辑 大橙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