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用隐讳,《龙虎山张天师》的豆瓣评分确实不高(4.9分),但并不表明这部影片就一无是处。作为网大一部原创度极高的网络电影作品,其在制作上的精细程度,并不比一般院线电影差。

这也是为什么《龙虎山张天师》6月5日上线各大平台后,还能拿到票房冠军的原因。

可惜的是,相对制作精良的《龙虎山张天师》最终并不是特别受观众的认可,明明是部制作水准不低的影片,明明制作方还请来正一道六十三代天师之孙(天师府的主持)张金涛来做顾问,为什么却仍换来不太满意的结果?

估计这口锅编剧是不得不背的。《龙虎山张天师》虽然表面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内容上想诠释的东西却很多,比如,将三星堆文明与蜀地古文化结合,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抛弃“道法即魔法”的惯常观念,让张天师由法师变为武师;以人心、欲望为依托,传输以“正道”。

上述三个电影中所明确想突出诠释的东西,其实正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但同时,因为故事表述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三个优点发挥的并不太好,评分也随之大降。

我们拆分出来看一下。

第一点,将三星堆文明与蜀地古文化结合,展示中华文化传承。

虽然说,三星堆文明与张道陵所在的东汉时期相隔有千年之久,但是,文化传承的魄力就在于,他们越神秘越吸引人去探索和发掘。

《龙虎山张天师》引入三星堆文明,其目的之一可能就是推广三星堆文化,进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瑰丽与辉煌。正因为我们目前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三星堆文化的溯源,但是我们仍可以用影视作品来探讨它。

所以说,《龙虎山张天师》以一种“臆想”的方式带入三星堆文明到影片中,营造出古蜀地文化的与众不同,这其实也是颇为惊艳的。影片故事所发生的青城山,也曾是三星堆文明的覆盖区域,谁又能保证,在当时的东汉蜀地三星堆文化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脑洞开的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说失分点,虽然影片中塑像、巫波手仗、青铜树等道具采用三星堆文化可以说编辑脑洞不错。但是巫人的咒语“克苏鲁”就有点脑洞过头,给人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本来三星堆文化道具让人心生惊异和惊叹,结果却又被“克苏鲁”笑场。

第二点,抛弃“道法即魔法”的惯常观念,让张天师由法师变为武师。

打个不算特别恰当的比方,《龙虎山张天师》中的张道陵,就相当于《指环王》中的甘道夫,是个近战法师。

有人认为,拍摄一部正一道创始人的电影,里面却没有法术?可是反过来问,为什么涉及“天师”(或者说道士)的电影就一定要有法术?你真的相信张道陵确实已经飞升上界,位列仙家了?

所以说《龙虎山张天师》可以拍摄为一部特效乱飞的法术电影,同样也可以拍摄为一部刀剑乱飞的武术电影,只是选择不同、诠释角色不同而已。相比之下,更接近历史张天师模样的,一定是武术而不是法术。这部电影算是从一个层面打破了以往对“道”的刻板印象,让其回归“正道”,这有什么不好呢?

不过失分点也不得不说,编剧在重视历史还原的基础上,忽视了一些细节,比如道教道术的推演,不是那种神神鬼鬼的道术,而是道家文化中的道术,影片中铺陈的太少。

第三点,以人心、欲望为依托,传输以“正道”。

影片中的“妖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受巫术所困,也用毒术来进行解释。《龙虎山张天师》中的故事虽然简单,其实也是一部探索人心与欲望的作品,内具“俗心不死,道心不生”之义,同时也以道心眷顾天下苍生。告诉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若不受控,无限膨胀,实与“妖魔”无异。

这本是极好的。

因为这种“正道”中也包含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可是影片却在最后的设定上,出现了“天门”打开的景象。虽然是艺术为故事服务进行的加工,但是却将上述所言的亮点抹灰不少。

《龙虎山张天师》可谓一得一失间最终在流于平庸了。但从总体上来说,它也作出了创新和尝试,是有一定价值的。希望之后,类似的作品还是要精磨剧本,让剧情故事和所诠释的内涵不要形成冲突。

对,《龙虎山张天师》还有一个亮点,樊少皇的动作戏行云流水,确实相当有看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