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刘新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经历了漫长的疫情封闭,心心念念的大美祖山终于开门了!

修缮过的景区,又添许多风景,但这次我们的关注不在路边,一门心思地只想去探响山秘境,寻比丘古洞。

祖山奇峰林立,响山为最险、最奇、最神秘。

响山海拔1352米,孤峰兀立,四周皆陡壁悬崖,其金钟落地之形,令攀者望而生畏。

陡峭山体上怪石嶙峋,缝隙纵横,山风吹过,擦壁作琴,入穴为埙,竟可奏出抑扬雄浑的风石天乐,举世罕见。

响山险绝,令人胆寒,至今大部分山体还未曾有人踏足过,对绝大多数驴友来说,仍属神秘之境。

其中,最令人神往的一个神秘所在,就是在驴友口中流传不绝,却没人真正见过的“比丘洞”。

据清代《永平府志》记载:“响山高数百仞,峭壁滑石,不生草木,山半石洞南向,相传有比丘住焉,常时响如崩裂”。

一句“山半石洞南向,相传有比丘住焉”。不知搅动了多少户外驴友那颗不安分的心。

我也曾在不同的季节,攀绝壁,下幽谷,数次探寻响山,但每次都无果。

比丘洞就在驴友们一次次的徒劳往返中,愈发神秘莫测,愈发引人入胜,这不,此番我们又来了!

此番寻洞之行可非比寻常,匿迹江湖很久的户外大侠“萧萧雨”,披挂出山,并纠集了一干户外大神充当先锋,小岛老户外人能在这里发现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

经过葫芦潭的飞天谷(原名乌龙谷),是通往响山东南坡最近的路。

路边康熙年间的“南无阿弥陀佛”石刻,附近乌龙殿、胜水崖都曾是佛寺,比丘修行也当行此路吧?心中默念数遍,祈求山神开恩,让我们得愿以偿。

铁瓦乌龙殿前,右转钻入丛林。林莽蔽日,蛮荒至极,不时有腐朽的倒木横于脚下。其实,越是没人走过的路,越可能有所发现。

偶尔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散落幽暗林间,越发激起希望,说明这很可能就是已经荒芜且湮灭的曾经古道。

头顶树冠偶露一窗,山峰巍峨险峻,原来我们在密林中,已经埋头爬至半山高了。

前遇一巨石阻路,只好爬行钻过,好友海华兴奋难抑。原来,两年前,海华三人曾寻比丘洞在此受阻,只好夜宿此洞,遂被命名为“响山宾馆”。

站在响山宾馆阳台眺望,群峰环绕,白云悠悠,环境绝佳,应该星级不低。(询海华这宾馆几星啊?答:半夜往天上看,数不清多少星!)

对讲机里传来先锋小队的呼叫,“比丘洞找到了”!我等“菜鸟”兴奋不已,披荆斩棘,竟一气攀到。

萦绕心头许久的比丘洞,豁然出现眼前,来不及仔细端详,一头钻进洞里。

洞约七八米长,三四米宽,洞顶似屋脊呈三角形,约四米高,南北通透。

北洞口应是入口,不知是人工垒砌石墙坍塌还是山石自然滚落,正好挡住下半部,形成半封闭的洞口。洞口外树木丛生,极其隐蔽。

南洞口从外面看,好似垂直绝壁中间开出的窗口,由于落石堵塞,形成左上和右下两个出口,伙伴们说,这是豪宅流行的跃层户型。

右下口需爬行而出,洞口豁然开阔,一颗大树,正当中长在洞口下的绝壁边缘,站在树丛后观景,美妙又有安全感。

上洞口需攀石而上,洞口无遮无拦,远山近树,尽入眼帘,好一幅奇峰竞秀图!

比丘洞冷清了许久,也该热闹一下了!比丘修行需要安静,喧嚣吵嚷好像和环境不搭,好在比丘已经离开很久了。

我们四个,成为菜鸟驴中第一波寻得比丘洞的人,自豪满满!

其实,不管是老驴新驴,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聚此古洞(有两人2006年曾误闯误入,也多亏了两位大神记忆超群,14年后重又寻得),各种拍照留念。

返程穿越响山时,又意外遇见天女木兰花开正艳。今天真是圆满了,感谢山神开恩,感谢大神加持,感谢今天所有的遇见!

如此完美的一天,必须吟诗一首,献给响山:

如鼓如瑟又如钟,红有杜鹃绿有松。

比丘古洞今逢面,无风响山起乐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