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意思:“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因为它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作者说的是教育的问题,希望教育可以慢一点,不要蒙上了太多的功利化色彩。但是我想,培养孩子,也应该是“施肥育苗”的农业,而非“标准制造”的工业。

“标准制造”是边际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让所有的孩子都按照固定的路线走——小升初,初升高,千军万马再过高考独木桥。这种方法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筛选出来人才,但是这可能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只是筛选人才的一个手段,每一个孩子都是“待选品”,在高考之前被筛选掉的孩子会被打上“劣质”的标签,而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教育资源集中给“优质”。

在宏观上这总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对一个幼时好玩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埋没,大器也便再难以晚成。

图上的人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名为赵元任。他小时候便是一个顽童,后来迷途知返,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先驱。但是现在,赵元任的人生轨迹便不太能被复制了,孩子们越来越缺少“浪子回头”的机会了,因为在回头之前,你就已经是“劣等”了,而且绝大部分人也够不到赵元任那样的家庭。

有人说,中国的小孩没有童年,这句话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并非空穴来风。教育不能忽视分数,因为分真的是孩子的命根。但是除过教育的培养,也就是在课堂之外,是否可以给孩子们多一点阳光呢?

沉重的书包,昂贵的课外班压垮了孩子们的“阳光一小时”,击碎了学习特长的初心,沦为了考级和父母炫耀的附属品。“绝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重视教育的孩子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大竞争力,避免被“筛掉”,不断给自己加压,不断告诉自己:“努力工作,绝对不能亏了孩子们的教育!”

但是,人生80载,如同一场马拉松,起跑线领先固然重要,但是更考验的是持久和耐力。标准化“制造”式的培养孩子,只会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小时候埋下厌学的种子,稍大之后立马会几何倍的滋生。

我们可能不能决定孩子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但是我们可以在孩子们从“教育工厂”回来之后,给他们“施肥育苗”,像农业一样,呵护他们缓慢而又坚定的成长。多鼓励孩子们,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好奇,让他们的生命多一份轻盈,少几分沉甸甸的负担,这样才能开出好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