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提到端午节的来源,我们就不得不想到那个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先驱——屈原。屈原曾经为了国家跳河自尽,而后人们为了不让河中的鱼虾蟹蚕食屈原的遗体,于是便发展出来了包粽子扔进水里的习俗。

说到自尽这个事,从古至今,往往自尽的人都有着许多说不出的苦衷。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不得已而选择自尽的时候。且说明末的崇祯皇帝不愿意被敌人所杀,看着倾颓的大明江山,感叹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之余,带了条白绫自缢而死。

无论是壮志未酬、还是生活所迫,主动丢弃自己的生命,也算是人们一个自我选择的权利,有句话说得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只不过,自杀永远都是不得已的下下策。

那么在古代,为什么古人们自尽优先选择跳河呢?

首先咱们要聊的,为什么古人自杀,不是上吊就是跳水呢?

上吊和跳水,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别看一些古装电视剧当中,很多古人自杀通常都是以一条白绫草草自缢完事了,但在现实当中,投河投湖自尽的古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古人们自杀首选跳河,主要原因还是两个:第一,减少痛苦;第二,成本低。

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因。其实不论是哪种自我了结的方式,都是会带来痛苦的,只不过哪种更痛快哪种更折磨人的区别而已。好歹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无论以哪种方式终结,都会带来一定的痛苦。古人们有些也怕疼,像自刎这种高难度的自尽方法,没点水平是干不出来的。

那么服毒和自缢又如何呢?服毒也是一样的道理,且不说古人的制药技法通常都比较落后,制出的毒剂通常都不会像武侠小说里面那样容易致死;况且一旦中毒,毒素的发作其实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于是,服毒的人在这段时间里就备受煎熬,生不如死。

自缢更是不用说,人体在被勒死的前一段时间里,也会备受煎熬,最后死相也十分难看。

在古代,要自杀其实也是一件难事,主要是方法少、成本高。如果想要服毒自杀,光制毒买药都要一番功夫了,而投水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只要安静地沉入河底、不久就能走到孟婆面前。

古人投河为什么要脱鞋?原来有着这种讲究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这是《孔雀东南飞》当中,刘兰芝投河之前的描写。相信很多人会不解,既然都决定自尽了,为什么在投河之前还要脱鞋?这么讲究的吗?

是的,古人有时候就是这么讲究。古人投河自尽之前要脱鞋,原因其一是方便认祖归宗,其二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是怎么一个说法呢?在古代,很多地方的习俗传统里,都有规定死因不明、横死的人是不能和祖宗合葬在一起的。你想想,如果好好一个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失踪了,别人找不到他的全尸,就也不会把他葬进祖宗的坟墓。非正常死亡的人,被认为是命数当中缺少福分,而如果葬入祖坟,也就是会被自己的祖宗嫌弃。

虽然想要自尽,但还是有一颗认祖归宗的心,这就是古人们自尽时大部分会想到的。而在自尽之前,如果特地告知别人“我要去死了啊,记得把我葬进祖坟”的话,多半下一秒就会被亲友拉住了。要知道自尽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做好了觉悟的人,是不希望被别人拉住的。

而另一个原因,是方便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就算古代是封建社会,但好歹法制也比较健全,如果乡里乡亲无缘无故地少了一个人,官府也是需要彻查的。而一个人不告而别地自杀了,官府要么查不出来陷入困扰、要么乱查一个背锅了事。

所以,如果在自杀之前脱了鞋子、摆在岸边,就无声地告诉了其他人“我这是自杀,你们不用管了”。这样一来,也减少了给别人的麻烦。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