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集结完毕 为应急管理赋能

■本报记者 王晓晔

6月23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

北斗系统已覆盖巴基斯坦、沙特、缅甸等近30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6月23日,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北斗系统逐步建成,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蓬勃发展,“高大上”的北斗系统,已在不知不觉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在灾害多发地区,北斗系统实时监测、预判危险、及时报警。在生产活动中,北斗系统为传感器提供精确指标。

——让应急救援有的放矢。“两客一危”车辆全面推广北斗终端,民航依托北斗系统建设航空器全球追踪系统。北斗系统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儿”,还能告诉救援人员“你在哪儿”。

国之重器,利国惠民。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的北斗系统,已经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赋予了强大科技动能。

安全生产智能管理

小到一顶安全帽,大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公共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公安警务、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许多行业领域产生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福建厦门220千伏李林变电站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戴的安全帽帽檐下方多了许多小按键,这是集成了北斗系统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的安全帽。北斗系统高精度授时定位模组让包括安全帽在内的一批传统安全工具都具有强大功能。这样的安全帽还集成了一键拍照实时上传功能,可让后台安全监督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施工情况,以及紧急状态自动报警、一键求救、照明等许多实用的安全功能。

从2012年起,北京燃气集团就探索使用北斗系统,在管道开挖前定位管道位置时,应用导航系统。如今,该集团已经在全业务链和整个管网的全生命周期中应用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作业安全水平。北京市地下热力管网也利用北斗系统精准定位,开启巡检、作业、测漏等智能管理模式。

目前,“两客一危”车辆已经全面推广安装北斗系统车载导航定位装置。“‘两客一危’车辆和车船领域可以通过强制安装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工程机械自然也可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说。

“我们联合科研机构研发了一款针对工程机械的北斗系统多功能视频智能终端,把它安装在配有防控事故传感器的个体工程机械上,就能让该工程机械的操作者在显示屏上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有关安全的指标,避免发生碰撞、侧翻等事故。而工程机械的所有者能够在电脑、手机的管理服务平台上实现对工程机械及其操作人员的远程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中安工程机械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娣说。

“这些应用实例都说明,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提高传统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前景广阔。”王博说。

防灾减灾救灾精细部署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借助北斗系统成功预警一处坡体滑动地灾隐患”,这样一条新闻在今年2月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北斗系统数据显示望城区监测站处地表位移呈缓慢持续增大趋势,与之联动的预警平台通过网页端、手机APP、短信、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将警报实时发送给了相关人员。而这并非北斗系统第一次预警灾害,2019年甘肃曾先后两次利用该系统成功预警黄土滑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北斗系统的应用,惠防灾减灾救灾之所需。

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多地都针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域,部署了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位移监测系统,全天候预警滑坡、泥石流、沉降、裂缝等灾害。运用“北斗+广播”手段的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试行了4个多月,效用初现,广受好评。北斗系统还推动相关监测预警设备不断改进,“微芯方”“位移微芯桩”等设备内置北斗系统单点定位模块后,不受移动网络环境等限制,布点更加灵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介绍,北斗系统为我国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准服务,这个基准在高精度导航里可以达到厘米级。

利用北斗系统高精度的定位,自2015年以来,北京城市排水行业便能提供精准服务了。北京市六环内超过25万个排水井篦实现了北斗系统精准定位,初步实现了水资源数字化,并在排水巡检、设备设施检测、防汛指挥调度等方面与北斗系统相关应用进行深入结合。

2019年7月12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辆满载土方的自卸车完成升厢卸料,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左岸残体处置任务完成。这项川西高原上的救灾工作,遇到天气多变、高海拔、右岸山体时有塌方滚石等诸多困难干扰。在北斗系统帮助下,施工单位实现了24小时监测,处置工作得以提前20天完成。

将北斗系统与大数据联通,应用于产业孵化、产品研发也早已启动。去年末,贵州省北斗大数据防灾应用创新中心在贵阳成立,聚焦该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行业的防灾减灾救灾需求,发挥北斗系统定位、授时、报文通信等技术优势,推进北斗大数据应用。

应急救援有“位”可循

创新,是北斗导航卫星与生俱来的基因。而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则是中国北斗系统的创举。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遇到突发情况时无须字斟句酌,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可以说创造了“空间微信”。

在山东省泰山景区,北斗系统的定位和短报文功能为实现森林火灾扑救全程智能化、可视化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部分船舶利用北斗系统实现了与陆地的短报文沟通,大大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速度,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天雄介绍,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通过北斗系统两颗“吉星”联手,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儿”,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儿”,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

北斗系统的出现,为进一步强化消防救援能力提供了新技术。基于北斗系统的预警平台会自动弹出火警位置,同时显示楼宇周围消防栓分布状态。这些都是通过北斗系统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实现的。消防栓有没有水压、位置在哪都可显示,大大方便了救援。目前,这些已经在清华大学、天坛医院新院等得以应用。

“北斗的应用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北斗人自信且自豪的话语,昭示着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提前两年迈入全球时代。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我国北斗系统将导航、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服务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国际搜救、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能力。

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巴基斯坦、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信“中国分享”必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王晓晔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晓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