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以来,印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改革,但该国仍然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经济特征,特别是其高水平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导致其经济在遇到外部冲击时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在印度媒体上浏览有关中国的最新报道和评论时,如果发现他们正乘着西方对中国的无端批评,并利用一切机会对中国动手脚,我们不会感到惊讶,因为印度一直视中国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边界争端并非一朝一夕就出现。曾经有一段时间紧张局势在两者之间造成更大的危险。那时印度再也没有依赖任何其他国家了,而在这次新的边界冲突中,新德里将被迫选择双方,将是一件牵强的话题。 我方无意引发可能导致战争的边界冲突。加尔万河谷的冲突是由印度方面的挑衅引发的,甚至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也承认了这件事。

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的关系远非西方人吹牛,双方只是在互相利用,美国将印度视为促进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打手。另一方面,印度正在利用与美国的关系来抵消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以此作为对巴基斯坦的威慑力量。但是印度很清楚美国不会真正帮助它实现其目标。 华盛顿一直在破坏新德里与莫斯科的军售协议,希望能控制印度的军事工业。印度可能没有意识到吗?印度从俄罗斯购买武器已经表明了新德里的态度。

至于从中国手中接管产业链某些方面的投机态度,尽管中美之间的冲突正在升级,但在短期内印度几乎没有使命。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印度制造”运动,并努力吸引外国投资,但印度仍无法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除了与越南和其他东亚国家的竞争之外,印度本身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升级,这将使其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拆分生产和供应链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熟练的人力资源到足够的基础设施,从劳动力系统到土地系统,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相比之下,中国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道路网络,熟练工人和先进的物流,这些都是跨国公司严格交付要求的关键因素。

由于病毒流行,世界现在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印度应该做的是寻求与邻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激起紧张的气氛。作为亚洲的邻国和两个主要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疫苗开发,医疗材料供应和经济恢复等各个领域携手合作特别重要,以使两国乃至全世界的居民受益,希望印度不玩小心思,应注重全局的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