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来看,房价始终是有升有降的。有的地方房价下降,有的地方房价会上涨,未来这种差异肯定会越来越明显。

去年,鹤岗“白菜价”的房子惊呆了全国,一套房子三五万元就可以到手,对于动辄三五百万的房子跟白捡差不多了。实际上,像鹤岗这样的地区还有不少。

出现这样房价暴跌的地方,主要还是人口流出型城市。没有人口没有需求,房价跌得再惨也没人买,这就是现实。

还是鹤岗,他们中心区的房价仍然维持在3000元左右,说明只要有需求就能支撑住房价。

其实,现在摆在大家面前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我们的购房需求哪里来?

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2019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只有1495万人,死亡人口998万人。二胎出生人口人数超过了50%,未来真的动力不足了。根据社科院劳动与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我们人口顶峰将在2027到2029年期间到来。

一年1200多万的人口流失,农村的房价更是惨不忍睹了。当然也没有人会去关注农村的房价,因为农村的房子是不能买卖的。记得我家曾经将老房子出租过,一个月100元。现在实际上也没人租了。

我二哥家的老房子已经锁门多年了,现在只有每年过节我们还回去贴春联,打扫一下天井,但是也不再进屋了,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而已。

人们与农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我已经年逾四十,我是从农村土生土长的独生子女一代。但是,我10多岁就离开了农村。随着生活在老家的一个个长辈相继去世,我真的跟农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现在除了除夕上坟回去一趟以外,很少有机会再回去了。可能农村的老房子会拆迁,由于我们已经没有户口,没有宅基地了。不过,只要我还在我肯定会再买下一套房子,那是我的根。但是,我的孩子呢?他们本身就在老家以外的城市出生、长大、生活,随着我老去,我还能强迫着他们每年除夕赶着几百里地回老家上坟吗?去老房子贴贴春联儿?很难、很难。

现在老家的亲戚可能只剩下大哥了,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在潍坊就业生活,另一个即将读博士,也肯定不会回到农村。随着大哥可能离开农村的老家,我们这一脉在农村真的只剩下回忆了。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房子价值逐渐清零。我估计即使拆迁后买下了房子,等我去世,我的两个孩子连继承都不可能继承。估计未来房地产税早已经出台,继承了是负担呀。

农村出来的人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经济充裕,多数人肯定是首先在城市里买较低价格的住房。不过更多的人们并不是买二手房,而是新建住房。现在新建的住房价格还都是非常坚挺的,五六线城市都能到七八千元。买了房子以后呢?多数人就是每月供房子了,现在不贷款买房的人很少。

可是农村人口出来的差不多以后呢?再过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能达到80%以上。尤其是2027~2029,我的人口也会到达顶峰了。未来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而且肯定会首先从农村开始,现在在农村留守的多数还是老人了。这样的话,五六线城市的二手房基本没有接盘侠了,就会出现跟鹤岗一样的情况。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房价还算差不多,但是边远地区房子就开始无人问津了。

教育、就业是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两大途径,越来越多的五六线小城市的年轻人,由于在大城市上大学、就业,不会再回到出来的地方。这种情况下,人口的减少又会从农村转移到小城镇或五六线小城市了。这样,好的城市规模就越来越大,会慢慢形成一系列的大城市群。这些大城市群,房价肯定是依然坚挺的,而且随着人们财富积累的增多,工资收入的增长,甚至还有上涨的空间。比如说这一波深圳的行情,是久违了两三年的反弹。在这种超大城市群,房价一旦涨上去几乎是很难降下来的。而且国家还有足够的调控政策可以放松,绝对能够维持房价的稳定,不会让房价暴跌。

所以,未来房价会下降吗?这是一个伪命题。未来的房价肯定是有升有降,大城市群只要有其魅力所在,房价绝对不会下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