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17年,那是2003年的5月,我与一位亲人长辈在家中观看英格兰超级联赛,曼联主场对阵埃弗顿,比赛的结果是2:1,那一场比赛万人迷贝克汉姆收获了精彩的进球,比赛结束后还有冠军的颁奖仪式,这是我第一次在电视直播中看到曼联队员捧起英超冠军的奖杯。自此以后,在这位长辈的熏陶之下,我便一直观看曼联及英超的比赛至今。

坦白说,由于当时年纪小,对弗格森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随着年龄与球龄的增长,慢慢地把目光从球员转移到主教练身上,开始研究每一位主教练的阵型打法及执教的一些事,才发现弗格森居然执教同一支球队有这么长的时间。而他在球队的地位,就如老特拉福德球场外的北看台那个弗格森爵士铜像一样,屹立不倒。转眼间,2013年5月8日,昔日那位披着黑色大衣、爱吃口香糖的“老人”,正式宣布将于赛季结束后退休,结束在曼联超过1/4世纪的执教生涯。而在球迷心中,这消息的震撼程度比起当年拜仁在欧冠赛场大胜巴塞罗那,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退

“弗格森是时候要退下来,曼联是时候寻找接班人了”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早在2002年,弗格森已经提出过退休的打算。至于为何坚持执教球队一直到11年后的2013年?众说纷纭。

有舆论认为他觉得当时曼联球员的实力和阵容班底并不足以与列强抗衡,退下来的话,或许会令自己苦心建立的曼联皇朝在短期内被颠覆,这并非弗格森所愿。

又有媒体认为接班人未必能驾驭阵中的老臣子,例如吉格斯、加里·内维尔、斯科尔斯,要知道,他们都是弗格森的“亲信”,在更衣室内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一旦新主帅未能与他们和睦相处的话,将会严重影响球队的凝聚力和运作。

最后一个说法,也相信是最真实的理由,就是弗格森心中的宏愿还未达成:曼联当时还未能打破宿敌利物浦的联赛(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纪录,因此弗格森觉得还不是时候退下来,而这个本来遥不可及的距离则成为了弗格森回心转意、继续执教曼联的推动力。

是时候

从2012-2013赛季(弗格森执教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的球员配备以及一连串反胜对手的表现中,或多或少会令人联想到这支曼联与当年三冠王颇为相似,从而产生对欧冠冠军的憧憬。可惜,在欧冠16强与穆里尼奥的对碰当中,弗格森迟疑不决的临场调动,已令人对他产生年华老去之感,或许弗格森本人也感同身受。因此,即使第三度夺取欧冠冠军的美梦再一次落空,弗格森也不得不接受岁月催人之悲,也促使弗格森找到了一个光荣引退的机会。

习惯了

我相信很多曼联的球迷,早已习惯了弗格森在赛前的记者会上与对方主教练的口舌之争、在比赛过程中向裁判“破口大骂”、完场前向第四裁判指表提补,完场后向球迷鼓掌致谢,赛后向记者赞扬球队表现或投诉不公……

当然,弗格森的小动作还包括在比赛过程中,每当看到球队的发挥有异样时,立刻气冲冲地走到场边的教练指挥区上,向需要改善表现或改变位置的球员大声呼叫且加以提点。而当不理解裁判的判决时,则会向裁判张开双手,高呼冤枉。此情此景,由陌生到习以为常,由习惯了到舍不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慢慢地,我们便会发现“原来这里没有你,世界便没有那么美”。

“没有球员可以大于球队”

每当球员与球队出现摩擦时,这个陈腔滥调的大道理便成为球队保护自身价值的王牌。一直以来,曼联最重要的人就是弗格森。无论球队经历过多少次低潮或有多少位球星出走,始终没有人比弗格森更能了解曼联的一切,更能妥善地解决球队的危机。因此,在曼联,“没有球员可以大于弗格森”。

退休潮

2013年,看着当年三冠王年代的劲敌拜仁慕尼黑已经复兴,其教练海因克斯早前也宣布将在赛季结束后光荣退休,让年轻一代的瓜迪奥拉接棒。我们不知道老对手温格在得知弗格森退休后的反应如何,也不知道教授会否顺道离开兵工厂(事实证明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英格兰足坛,甚至是整个欧洲,也将会因为老帅的退位让贤而失色不少。

在26年多的“弗格森王朝”当中,弗格森先后多次替球队阵容及踢法进行改革,令皇朝得以延续。

第一代冠军阵容(1992-93-1993-94)

阵型:4-4-2

前锋:马克·修斯/坎通纳/麦克莱尔

中场:吉格斯/夏普/坎切尔斯基/因斯/基恩/布莱恩·罗布森

后卫:埃尔文/布鲁斯/帕利斯特/帕克

门将:舒梅切尔

简评:坎通纳于1992年由利兹联转投曼联后,令马克·修斯终于在前锋线上找到最佳搭档,一个擅射,一个擅传,两人相得益彰。另外,由于拥有边路快马的关系,令弗格森在排阵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双翼齐飞的威力。而三名铁血中场:因斯、基恩、以及在当时快要退役的布莱恩·罗布森,则象征着弗格森年代“中场核心必须拥有无比斗志”的特质。

这套阵容连续两个赛季为曼联夺得英超冠军,标志着“弗格森王朝”的诞生,最重要的是弗格森往后都以此作为建队的蓝本。

前线:射手型球员+坠后组织型前锋

中场:两翼侧击+拦截型+组织及控制节奏型

后防:两边卫出击+健硕型中卫+位置感

在第一代冠军队的主力球员相继退役及离队他投后,弗格森开始打造第二个皇朝。

三冠王年代

这是一个家传户晓,最令人怀念的弗格森皇朝,三冠王除了代表着曼联称霸欧洲足坛外,也是弗格森在曼联执教26年里最光辉的时刻,也是最能感动球迷的一代。

三冠王年代的曼联以球队青训产品为主,配合前朝留下来的埃尔文、基恩及舒梅切尔为骨干,加上经典的“黑白双煞”及后防领袖斯塔姆,成功为已经称霸国内联赛的弗格森,初尝欧洲霸主的滋味。

阵型:4-4-2

前锋:谢林汉姆/索尔斯克亚/科尔/约克

中场:吉格斯/布罗姆奎斯特/布特/斯科尔斯/基恩/贝克汉姆

后卫:埃尔文/菲利普·内维尔/斯塔姆/罗尼·约翰逊/汉宁·博格/加里·内维尔

门将:舒梅切尔

1998-99年赛季不仅令球迷津津乐道,叫人回味,也代表着曼联的青训系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另一方面,三冠王的成就也为弗格森在往后的国内杯赛、欧洲赛事,以及球队组建策略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英格兰国内的两大杯赛之中,曼联一直都重视足总杯多于联赛杯。可是,自1999年起,这局面就彻底扭转了。

足总杯:曼联在1990至1999年期间,先后四次夺得足总杯冠军。可是自此以后,只曾在2004年再度封王(2016年再度夺得),而2005及2007年(以及2018年)则屈居亚军 (注:2000年因需要履行欧冠冠军的责任而远赴巴西参加世俱杯,导致放弃了卫冕足总杯的机会)

联赛杯:在1999年之前,由弗格森领军的曼联只曾在1992年夺取联赛杯,但自1999年后,却先后在2006、2009,2010年三度封王(2017年赛在穆里尼奥带领下再度夺冠),也令弗格森任内的联赛杯与足总杯冠军次数为4:5。

其实曼联在应对国内杯赛的策略都是在八强之前先派出副选或年轻球员应战,然后在八强以后则根据对手实力的强弱,在阵容上调动正选球员应战。

至于为何弗格森时代的最后十年里,曼联的国内杯赛冠军会由足总杯转移至联赛杯身上?原因有二:一是曼联在2004-2006年期间,经历了联赛3年无冠的低潮,球队为免四大皆空,唯有把视线转移至以往被列强忽视的联赛杯身上;二是本身以联赛冠军为首要目标的曼联,当在联赛争逐处于白热化阶段时,而赛程编排上需连续出战足总杯赛事与联赛关键战的时候,弗格森的取向通常都倾向于后者。相反,由于联赛杯的决赛日通常定于二月底举行,与联赛的关键时刻没有抵触,故在球员安排上比较有调动的空间。

三冠王的成就,对弗格森在往后的欧洲赛事以及球队组建的策略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都渴望能有更多的成就与荣誉,即便不强求,也不会拒受。自1999年的首次夺得欧冠后,弗格森一直希望可以再次称霸欧洲,因此不断替球队进行改革及变阵,但却要等到2008年才可再度高举欧冠奖杯。

曼联虽然在1999-2001年实现了首次的英超联赛冠军三连冠,但与此同时,球队却在2000及2001年接连被皇家马德里及拜仁慕尼黑于欧冠赛场淘汰出局,令弗格森觉得球队需要作出改变。

特别是2001年欧冠8强主场负于拜仁一战,当时曼联依旧采用4-4-2阵型来迎战拜仁的3-5-2阵型,但贝克汉姆与吉格斯的双翼侧击受制于对方一对边卫比森特·利扎拉祖及萨利哈米季奇,使得安迪·科尔和索尔斯克亚在前线得不到足够支援,连带中场拦截能力也因为中场人数出现2打3的局面而处于下风。

改革之路(1):4-5-1

2001-02赛季,弗格森先后签入贝隆及范尼斯特鲁伊,并把阵型由4-4-2改为4-5-1。目的就是利用贝隆在拉齐奥年代出色的中场调度,帮助球队控制比赛节奏,以降低与列强对抗时往往轻易丢失控球权的弊端。然后再透过把握力极强的“禁区之王”范尼斯特鲁伊完成最后一击。

纵使范尼斯特鲁伊在效力曼联期间(2001-2006年),留下了弗格森皇朝的最高进球记录(219场,打进150球)。但由于4-5-1阵型要求两边进攻及进攻中场后上前插,协助单箭头完成攻势,倘若阵型发挥的效果不是很好,只会令前锋被对方后卫轮流看管,孤立无援。而球风偏慢的贝隆迟迟未能融入球队以及英超快速的比赛节奏,与此同时,要求欠缺速度及过人突破技巧的贝克汉姆由右中场转踢右边锋,令万人迷无所适从,加上三冠王年代的功臣在那时候不是相继离队,就是状态开始下滑,还有阵中球员的控球战术意识不足,导致球队面临第二次改造。

但话虽如此,曼联在该赛季(2001-02)欧冠的表现其实并不差,只在4强败于当时迅猛崛起的勒沃库森出局。这或许受惠于一众欧洲球队的比赛风格跟节奏并不如英超那般快速及压迫,致使当曼联在欧冠场合采用这个新阵型时,球员踢起来比在联赛还要好。

改革之路(2):4-3-3

2002-03年赛季,弗格森从利兹联收购里奥·费迪南德巩固防线,此举除了协助球队重夺该赛季的联赛冠军外,更重要的是弗格森终于找到了未来十年的防线领袖。而随后一个赛季又签入C罗取代贝克汉姆,成功打造第二位万人迷。加上2004年的英格兰超新星鲁尼,全新的攻防线基本上已经完成。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2005年签下的朴智星,体力充沛,服从性强,是韩国球星的优点,这也是为何弗格森经常在关键比赛中起用朴智星为首发的原因。

至于门将方面,自门神舒梅切尔于1999年离队后,为曼联把守最后一关的先后有博斯尼奇(1999-00)丶巴特斯(2000-01-2002-03)丶霍华德(2003-04,2004-05),卡罗尔(2004-05),但他们的弊病都是状态起伏不定,令弗格森不得不在2005年签下荷兰老牌门将范德萨以解决多年来的门将荒。

欧冠黑暗期

由2002-03赛季的欧冠8强败于皇家马德里开始,曼联在接下来三个赛季于欧冠的表现每况愈下,先是连续两赛季于16强不敌波尔图及AC米兰出局,更甚的是2005-06赛季于小组赛出局。

经过4-5-1阵型的试验未如理想后,加上范尼斯特鲁伊的离开,促使弗格森于2006-07赛季开始把阵型改为4-3-3。

前线由鲁尼丶C罗,萨哈组成三箭头,他们整个赛季攻入59球。中场方面,新加盟的卡里克迅速融入球队,填补了2005年离队的基恩在中场线遗留下来的漏洞。踢法“其貌不扬”的卡里克虽然缺少了“硬汉”基恩的那份热血,但其低调稳定的球风,则令他成为球队的无名英雄。而后防线方面,于2006年1月加盟曼联的维迪奇及埃弗拉,经过半赛季的适应期后,于2006-07赛季开始成为球队主力。而最关键的,是C罗于这一个赛季开始大爆发,成功取代范尼斯特鲁伊成为曼联的新进攻核心,以上种种因素促使球队重夺失落了三个赛季的英超联赛冠军。

在欧冠方面,经历过2005-06小组赛出局的教训后,曼联在2006-07欧冠赛事的表现恢复稳定,其中在八强与罗马的对碰当中,虽然首回合作客以1:2落后,但次回合回到老特拉福德则以7:2狂胜对手,继而进身四强,只可惜不敌当届冠军AC米兰出局。

扬威欧洲

到了2007-08赛季,曼联一口气签下了纳尼、安德森及哈格里夫斯,再借入特维斯,大大加强了板凳深度。在这个赛季,特维斯取代萨哈,配合原有的鲁尼及C罗续组三箭头,整个赛季攻入79球。勤于跑位及射术精湛的特维斯位置靠前,多次在胶着场面或球队落后的情况下取得关键性的进球,而无私的鲁尼在位置上稍为坠后协助组织攻势,C罗则位置相对自由,表面上是右边锋,但却被弗格森赋予自由人的角色,盘球突破、远射、头球攻门,无所不能。结果,他也没有辜负弗格森一直以来对他的信任,个人赛季攻入42球,同时夺得了欧洲金靴丶成为欧洲及世界足球先生,正式踏上巨星之路。

中场线用上卡里克、斯科尔斯或朴智星,配上“玻璃人”哈格里夫斯。哈格里夫斯在该赛季末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包括对阵阿森纳的联赛当中,射入2:1的致胜罚球,以及欧冠4强对阵巴塞罗那的两回合中,出任右后卫的哈格里夫斯力抗伊涅斯塔,成功协助球队在两回合中不失一球。而决赛则以防守中场身份完成整场赛事,更在互射点球阶段射入一球。

后防线上“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的中后卫组合比昔日三冠王年代“斯塔姆+罗尼·约翰逊”有过之而无不及。左后卫埃弗拉在防守时的位置感或许不及埃尔文般稳健,但助攻力更强,而他与C罗搭档在左侧边线撞墙式助攻的画面,至今仍然令人津津乐道。右后卫上,效力曼联多年的韦斯·布朗终于有了出头天。而老将范德萨则越来越可爱,整个赛季中作出多次精彩扑救,令球迷猜想如果球队当初可以早一点把他从富勒姆招揽过来的话,或许不用等整整三个赛季才把联赛冠军带回老特拉福德。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斯科尔斯在欧冠4强击败巴塞罗那一战中,射入了一个久违的招牌式远程炮进球,一箭定江山协助曼联杀入决赛。继而在决赛首发上阵,弥补了1999年因停赛而错过了与拜仁交手的机会。此战曼联与切尔西战斗至互射点球阶段,最终凭借范德萨在点球大战的突然死亡阶段挡出阿内尔卡的射门,以总比分6:5击败切尔西,为弗格森带来第二座欧冠冠军奖杯。

正当大家看好弗格森可以第三度捧起欧冠奖杯,得以追平宿敌利物浦的传奇主教练佩斯利那三个欧冠冠军纪录之际,曼联却两次在决赛不敌巴塞罗那。与其说红魔欠缺运气,倒不如承认那时候的“梦三”确实技高一筹。

改革之路(3):重回4-5-1

弗格森在夺得第二次欧冠冠军后,继续为追平利物浦的传奇主教练佩斯利那三个欧冠冠军纪录而努力,也开始在联赛与欧冠淘汰赛中排出两套阵型,采用不同球员来迎战强敌。弗格森以往较多以一套阵型来出战两项赛事,并且只在个别球员上作出轮换。

2008-09赛季,由于C罗提出转会至皇家马德里的要求,加上球队未有意欲买断特维斯的合约,于是弗格森从热刺签入贝尔巴托夫,以备不时之需,但也令前锋线出现人满之患。

四前锋阵?一个只能在虚拟游戏世界才会出现的全攻阵型,虽然在现实世界有点不切实际,但红魔球迷还是翘首以盼弗格森何时会实行。而弗格森当然也没有令大家失望,整个赛季,在英超联赛共有10次排出四前锋阵。但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问题,第四名前锋通常只会在下半场中后段,当球队处于久攻不下或劣势的情况下,以雷霆救兵的姿态出现球场。

四大前锋表面上威力无穷(整个赛季攻入75球),但实际上贝尔巴托夫过于“冷静”及“懒洋洋”的比赛态度与曼联一贯的快速进攻节奏格格不入。而另一方面,朴智星与弗莱彻在该赛季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峰,所以在欧冠淘汰赛中,弗格森就决心把上两个赛季已经运作畅顺的4-3-3变回之前改革失败的4-5-1,实行以中场制衡对方。幸运地,这次变阵成功了。

在那一个赛季欧冠淘汰赛阶段中,鲁尼继续为他人作嫁衣,充当左中场以腾出中锋位置给C罗。中场中路以弗莱彻及卡里克为核心,而朴智星位置虽然偏右,但就会经常回到中路协助抢截。至于剩余的一个位置则并无固定人选,如需要提升球队控制比赛节奏能力的话,可以选用斯科尔斯或吉格斯,如需要再加强拦截能力的话,则会派遣安德森。后防线仍然沿用上届的冠军防线,只是右后卫换上了一直在球队默默耕耘的奥谢。

在这个赛季,曼联完成了第二次的英超三连霸,追平利物浦的18次国内顶级联赛冠军纪录。可是,在接下来的欧冠决赛中,即便在最后的27分钟尽出四大前锋,也未能替弗格森拿下第三座欧冠奖杯。

2009年欧冠决赛首发阵容:4-5-1

前锋:C罗

中场:鲁尼/吉格斯/卡里克/安德森/朴智星

后卫:埃弗拉/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奥谢

门将:范德萨

由于中场线受制于对方的控球战术,加上在开赛初段已经落后,弗格森在下半场开赛时已经由特维斯换下安德森,与C罗组成双箭头,试图尽快将比分扳平。之后弗格森再换入贝尔巴托夫,也是第一次在当届欧冠赛事中派出四名前锋同时上阵。贝尔巴托夫位置最前,特维斯偏右,鲁尼移入中路,王牌C罗位置偏左,但被普约尔严密看管。最终四大前锋颗粒无收,曼联也以0:2不敌巴塞罗那,未能打破欧冠冠军的卫冕魔咒。

2009-10年赛季,那位曾经主宰曼联前锋线长达三年之久的第二代万人迷正式离队,但弗格森并没有收购重量级球星填补其空缺。相反,弗格森安排鲁尼回归箭头位置,而红魔10号也没有令球迷和队友失望,当赛季射入34球,当仁不让地取代C罗成为老特拉福德的头号球星。从范尼斯特鲁伊到C罗、再到鲁尼,每当有前锋离队,球队都有合适的人选接班且顺利过渡。再一次显示弗格森运筹帷幄,熟知球员踢法及对球员表现充满信心的最佳见证。

2009-10赛季欧冠淘汰赛常规阵容:4-5-1

前锋:鲁尼

中场:纳尼/斯科尔斯/卡里克/弗莱彻/朴智星

后卫:埃弗拉/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拉菲尔

门将:范德萨

曼联在当届欧冠赛事仍然以4-5-1为主打阵型,鲁尼回归正前锋,纳尼、朴智星及瓦伦西亚,三名边中场轮流上阵,后防线上只是右后卫换上拉菲尔或年迈的加里·内维尔。

但球队却表现好坏参半。好的是欧冠16强以总比分7:2大胜AC米兰,成功报了2005年及2007年被对方淘汰出局之仇。而坏的是欧冠8强与拜仁的对碰当中,曼联在两回合都是在开赛早段先开纪录,然后当拜仁站稳阵脚后,曼联被对方控制比赛节奏,再到比赛末段被对方打进致胜球。首回合92分钟被奥利奇拦途截劫下奠胜,次回合在上半领先3:0的情况下,先于43分钟被奥利奇追回一球,然后到74分钟被罗本的世界波追平,最终被拜仁凭借作客进球优势晋级。

当然,鲁尼在次回合下半场初段伤出,的确打乱了球队部署。但关键所在是弗格森当时抱着“守到完场”的赌博心态,以奥谢入替伤出的鲁尼,而并非趁机换入贝尔巴托夫保持攻击力,一来一回,就让拜仁肆无忌惮地压上进攻,最终打进第二个作客进球,弗格森留下了遗憾。

改革之路(4):4-4-1-1

2010-11赛季,是一个具有历史价值、值得让所有球迷纪念,却又让弗格森念念不忘的赛季。

早在2010年4月,曼联就宣布签下墨西哥新星小豌豆埃尔南德斯,相信各位球迷在当时并不会对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交易抱有太大期望,因为球队每个赛季都会签下数位未来之星,但当中能够迅速踏上梦剧场之路的,确实不多。但当经过在2010年世界杯打进2球且有惊艳的演出后,大家都开始对小豌豆充满期望。

曼联在这个赛季英超联赛大丰收,先有贝尔巴托夫以21球与前队友特维斯一同分享英超联赛最佳射手宝座,也是继约克(1998-99,18球)、范尼斯特鲁伊(2002-03,25球)、C罗(2007-08,31球)后,弗格森麾下的第四位英超最佳射手。其次是重夺失落一年的联赛冠军,这也是曼联第19次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冠军,正式超越利物浦,成为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纪录保持者,弗格森也兑现了当初所许下的承诺,一个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

接下来的是欧冠决赛,对手又是巴塞罗那。在温布利大球场出战,曼联就像享有半个主场之利,弗格森当然希望可以顺道完成第二个梦想:拿下自己的第三座欧冠冠军奖杯。

这次是曼联自弗格森带队以来第四次打进欧冠决赛,相比起过去的黑白双煞、三叉戟,四大前锋等攻击组合,这一赛季的攻击线只有王牌鲁尼、首赛季征战的小豌豆以及欧冠赛场上哑火的潇洒哥贝尔巴托夫,可谓是历来攻击点最少的一个赛季。而弗格森也深知一旦鲁尼被冻结,留在前场的小豌豆就会形同虚设,因此瓦伦西亚与纳尼在边线的突破尤为重要。另外,经过此前决赛对阵巴塞罗那的失利后,大家都知道若要打断梦三那套传控战术的话,则需要动用两至三名球员不断向对方的组织核心哈维及伊涅斯塔进行逼抢,因此朴智星自然成为重要一员。

2011年欧冠决赛首发阵容:4-4-1-1

前锋:小豌豆

副锋:鲁尼

中场:吉格斯/卡里克/朴智星/瓦伦西亚

后卫:埃弗拉/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法比奥

门将:范德萨

与上一次欧冠决赛相比,阵型由4-5-1微调至4-4-1-1。曼联一开赛边立即把比赛节奏加快,希望凭借瓦伦西亚的高速突破配合灵活的跑位,以及抢点时间准确的小豌豆,尽快取得进球,可惜未能如愿。当首个15分钟过后,哈维、布斯克茨、伊涅斯塔及梅西等人逐渐抢回比赛节奏,令比赛又被巴塞罗那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场负于巴塞罗那的决赛当中,曼联都缺少了大赛球员弗莱彻。需要知道,现在追忆当初只是茶余饭后的马后炮而已,但假如由弗莱彻换上吉格斯的话,相信朴智星战至上半场的中后段就已经大口喘气的画面并不会这么快就出现,曼联也不会被对手完全压倒在自己的后半场捱打。

虽败犹荣,曼联的确是输了,但输给了一队近年最出色,最引人入胜的球队,何罪之有!就连弗格森本人在赛后也承认输给了一支在自己执教生涯当中所遇过的最佳球队。两年前曼联阵中还有C罗、特维斯那种善于作出个人突破的球员在阵,即使球队落后,球迷还期待他们可以扭转局面。但曼联在这场决赛却完全被对手牵着走,尽管鲁尼取得扳平进球的一剎那让球迷看到一丝希望,但很快又被对手掌控比赛。这一次,两队的距离更为明显。

伤兵潮

2011-12赛季,为恢复昔日双翼齐飞的光芒,弗格森从阿斯顿维拉签入阿什利·杨,打算与纳尼及瓦伦西亚一起出任双翼。只可惜,在经历过之前4年内3度打进欧冠决赛的高峰期后,曼联球员的状态在这一赛季开始下滑,更甚的是一众球员不约而同地受到伤病困扰(后防线是重灾区)而令前、中、后三线的球员组合不能稳定,导致阵型支离破碎,最后更四大皆空。

球队先在欧冠小组赛中踢起来予人一种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觉,导致最后排在第三名而需转战欧联杯,其后又在欧联杯的8强不敌毕尔巴鄂出局。赛季末在联赛则与曼城斗至最后一轮比赛的补时阶段,被对方以较佳得失球的成绩拿下联赛冠军。

表面上,红魔鬼在这一个赛季好像接连倒霉,但也因为伤兵潮的缘故令弗格森给予年轻球员更多上阵机会,从而发掘出埃文斯的位置感、克莱维利的大局观以及维尔贝克的冲刺能力,为球队的将来铺路。

但对于2011-12赛季最有趣的地方还是斯科尔斯突如其来的复出。本来在2011年欧冠决赛后就宣布退役的斯科尔斯,却突然在2012年1月8日对阵曼城的足总杯比赛中复出,令所有球迷都为之震惊。至于复出原因,当然是因为球队的中场球员饱受伤病困扰,令弗格森无兵可用,才出此下策。

接下来的一个赛季是弗格森在曼联执教的最后一个赛季,到底他会否对球队继续进行改革?还是安于现状,原地踏步?

谢幕,最后一变:4-2-3-1

2012-13赛季是弗格森带领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斗心未泯”的弗格森仍然对第三座欧冠冠军穷追不舍。

经过2011-12那个既无奈又失望的赛季后,曼联于2012年8月下旬宣布从宿敌阿森纳阵中签入上赛季的英超联赛最佳射手——范佩西。

4-4-2本应是这个赛季的主打阵型,但弗格森却逼于无奈地把阵型变为4-2-3-1。当初的如意算盘是范佩西与鲁尼组成双箭头,新加盟的香川真司负责衔接中场。但由于曼联与多特蒙德的比赛风格有别,令香川真司在比赛过程中与队友的配合默契度不足。加上鲁尼惯性坠后协助组织的踢法,令香川真司与他在比赛中的跑位出现重叠的情况。因而在下半赛季开始,香川真司更多地时候被安排改踢一个他并不太习惯、也限制他发挥的左路进攻中场。而具备组织能力的克莱维利仍受伤患困扰,剩下的斯科尔斯更只能作替补用途。眼看形势不对劲,弗格森自赛季中段起,就把能传擅射的鲁尼摆放在介乎进攻中场与中场中路之间的位置,协助组织攻势及连接中前场,但效果未见显著。

出于担心鲁尼未能适应新位置,弗格森则把原来的左、右中场改为更具侵略性的左、右边锋。只可惜三名边锋球员:阿什利·杨、纳尼及瓦伦西亚在这个赛季均受伤患或续约等问题所困难,而未能发挥出最佳状态,令卡里克的长传及一对左、右边卫的后上助攻显得更为重要。幸好前线还有把握力强的范佩西迅速融入球队并接连取得关键性的进球,足以抵消中场线创造力不足,以及频繁更换中后卫所引致的后防不稳。

最终,曼联重夺英超联赛冠军,也是弗格森的第十三次,为辉煌的主教练生涯划上完美句号。

若要选出这个赛季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赛事,必定是欧冠16强与皇家马德里的两回合对决。

基于2011-12赛季的伤兵潮蔓延,常规首发只有门将德赫亚、一对左右边卫埃弗拉和拉菲尔、中后卫里奥·费迪南德、防守中场卡里克,前锋范佩西,其余位置则按照球员的状态或轮换战术而定。

2013年欧冠16强首回合首发阵容:4-2-3-1

前锋:范佩西

中场:(左边锋)维尔贝克/(进攻中场)香川真司/(有边锋)鲁尼

防守中场:卡里克/琼斯

后卫:埃弗拉/埃文斯/里奥·费迪南德/拉菲尔

门将:德赫亚

与皇家马德里的首回合对碰当中,弗格森调兵遣将的能力可见一番:

1)一反常态:首回合的上半场把“前锋”范佩西后撤至进攻中场,形成对方禁区边缘附近没有曼联球员出没,诱导皇马后卫把防线推前。弗格森此举是透过范佩西出色的护球能力,拿球后能够迅速向前作出传送,又或是头球二传,让充当左翼的维尔贝克或位居中路的香川真司趁机杀入禁区攻门,实行以快取胜。

众所周知,皇马定必对首回合志在必得,全军压境,在所不惜。因此曼联的进攻球员必须在后防解围后于前场成功护球,让处于后半场的队友得到喘息时间与空间,顺道把防线推前,而曼联阵中最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人属鲁尼与范佩西两人。至于弗格森之所以更倾向于踢法更为灵活的后者,是因为身体对抗性较强的鲁尼更适合防御旧队友C罗,故被安排在右路协助拉菲尔抵挡皇马在左路的进攻。

2)区域联防:由于皇马的大部分攻势都会直接或间接经过C罗来完成,如果能尽早向这位旧将进行拦截的话,将会更容易瓦解皇马的进攻。考虑到安排专人防守体力充沛的C罗效用不大,所以弗格森决定实施区域联防:琼斯与卡里克镇守中场中路,维尔贝克与鲁尼分居左右,实行兵来将挡。每当C罗于左路面对鲁尼未能取得甜头时,则会移入中路寻找机会,而这时候,琼斯则会“挺身而出”招呼C罗。曼联在上半场大部分时间都能透过区域联防来镇压C罗的威胁,但当C罗在上半场末段与迪马利亚交换位置后,协防意识较差的维尔贝克则未能给予对手压力,终于让C罗有机可乘,而C罗为皇马扳平比分的一球也是从右路杀入禁区的。

3)角色互换:正当上半场取得1:1 的“优势”后,弗格森有感觉皇马在下半场将会全面进攻,而负责连接球队由守转攻的枢纽哈维·阿隆索必定会成为触球次数最多的一员,因此改派体力充沛且缠绕性强的维尔贝克来干扰阿隆索,以打断对方的进攻节奏。而范佩西则留在最前线等待卡里克的长传或鲁尼等人的传球来射杀对手,只可惜最后未能把握两次黄金机会。

2013年欧冠16强次回合首发阵容:4-4-1-1

前锋:范佩西

副锋:维尔贝克

中场:纳尼/卡里克/克莱维利/吉格斯

后卫:埃弗拉/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拉菲尔

门将:德赫亚

与首回合相比,弗格森把阵型由4-2-3-1改为着重中场争夺的4-4-1-1

4)出其不意:从次回合出场名单所见,本以为弗格森会利用纳尼于右路看管国家队队友C罗,但在开赛后,居然是大赛经验丰富的吉格斯出任右中场。此举令很多球迷为之震惊与不解,皆因吉格斯的防守意识不算高,加上已接近退役之龄,在速度上以及对抗性都与当打的C罗有差别,别以为弗格森棋差一着,吉格斯在那场比赛多次防守成功,效果出奇地好,不仅令一众球迷刮目相看,也令回归成名之地的C罗在上半场表现若有所失。

5)迟疑不决:弗格森在次回合下半场的换人调动令人质疑。从纳尼在下半场被逐,直到被对手打进第二球的13分钟内,弗格森并没有作出任何换人调动来改善防守。直到73分钟才换入鲁尼,却为时已晚,皆因那时候曼联需要打进两球才能出线。更甚的是第二个换入的球员是本季表现乏善足陈的阿什利·杨,而非小豌豆或香川真司,令人费解。而最后用瓦伦西亚换下受伤的拉菲尔只是“正常”之举。弗格森这次在球队处于劣势下迟疑不决的调动,直接破坏了之前超过135分钟(首回合90分钟 + 次回合上半场)的精心部署。到底弗格森是否被那张突如其来的红牌打乱了部署,扰乱了思维?还是真的年华老去,反应迟钝?

弗格森爵士在2000年及2003年的欧冠淘汰赛遇上皇家马德里,结果都被淘汰出局。而这一次再被克星结束欧冠之旅,只能慨叹天意弄人。

成也巴萨,败也巴萨

如果说抽签是运气使然,那么弗格森先后5次带领曼联打进欧洲杯赛赛事的决赛阶段,期间都总会遇上巴塞罗那,一切好像命运中自有主宰:1991年是弗格森首次带领曼联打进欧洲赛事的决赛,结果凭借马克·修斯梅开二度,以2:1击败由克鲁伊夫领军的“梦一”。

1998-99赛季,欧冠小组赛与范加尔领军的巴萨合演了两场3:3的经典战役后,成功力压对手晋级8强,然后决赛又在巴萨的主场——诺坎普球场,反胜拜仁捧杯。

2008年欧冠4强以总比分1:0淘汰由里杰卡尔德领军的“梦二”,顺道结束了里杰卡尔德在巴萨的执教生涯,然后再在决赛击败切尔西封王。但随后两次在欧冠决赛交手,曼联都不敌由瓜迪奥拉率领的“梦三”。

“战胜梦一,冠军梦成”,“遇过梦二,完成霸业”,“败走梦三,欧冠梦碎”。“成也巴萨,败也巴萨”是弗格森的欧冠生涯最佳写照,也难免令弗格森带着一丝遗憾来告别欧冠赛场。

后感

“弗格森皇朝”陪伴我们26年之久,我也为弗格森时代的曼联,评选出心目中的最佳阵容(1995-2013).

阵型:4-4-2

前锋:范尼斯特鲁伊/C罗

中场:吉格斯/基恩/斯科尔斯/贝克汉姆

后卫:埃弗拉/里奥·费迪南德/维迪奇/加里·内维尔

门将:范德萨

替补:鲁尼/卡里克/斯塔姆/德赫亚

前锋线采用“禁区之王”范尼斯特鲁伊,配合“全能射手”C罗,两人的进球数之高足已令“黑白双煞”心服口服,至于同样属高产一族的范佩西则因为加盟时间较短,我并未选用。而传射皆能的“自由人”鲁尼,则由于其全能型踢法导致位置飘忽,当与相同位置的球员作比较时则略为处于下风。

三冠王年代的菱形中场线一直是弗格森的经典之作:两翼传中、远射能手、死球专家、精准拦截,每一位都独当一面,分工清晰。而弗莱彻、布特、朴智星等人,我并未选取,只是因为上述四人的表现实在太过出色而已。至于在2006年加盟后便一直成为主力的卡里克,其落选只是因为在场上的感染力不及老队长基恩。

1311分钟的联赛最长时间不失球纪录,足以令“铁三角”维迪奇、里奥·费迪南德及范德萨顺利入选,而两边卫则选择埃弗拉及加里·内维尔,原因很简单,以上五人皆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比赛状态输出,令“弗格森皇朝”得以延续。除了加里·内维尔是长期正选之外,就个人而言,这条在2008年夺取欧冠冠军的防线比三冠王年代的更为稳固。

26年来,弗格森爵士建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弗格森皇朝,至于曼联往后的继任人能否超越辉煌的弗格森时代?暂不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弗格森皇朝”可一不可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