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的根性是不同的,有贤良,有不肖,有聪慧,有愚痴,所以在教化时就根据不同人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佛陀也是将人的根性分成声闻、缘觉、菩萨,对声闻和缘觉根性的人讲小乘佛法,使其修成阿罗汉果;对如来种性的人讲大乘,使其修成菩萨。

如来种性,就是发了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种性。什么人能够发出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呢?必须得有无上正等正觉之见的,才是如来种性。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只要具有最上乘见地的时候,就知道一切法皆是佛法了。明白最上乘见地的人首先要明白空,有空就有了智慧,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有了这样的空的智慧以后,翻过来,空中的这些妙用就是菩萨种,就是如来种。如来就是在这样的见地上成为如来的,菩萨也是在这样的见地上成为菩萨的,这就是最上乘的见地,就是翻红尘为觉海,红尘就是觉海,没有离开红尘的觉海,这是最上乘的根器了。

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小乘道是要断身、要灭身,灰身灭智。菩萨有身,有身就是佛种,佛是如来种。小乘要断无明,要断爱,尤其是中乘道,断无明缘行、断贪爱、断十二支缘起,这里就告说了,无明和贪爱就是佛种,你不是要断贪嗔痴吗,贪嗔痴就是佛种。

四颠倒为种。四颠倒就是佛种。凡夫认常乐我净为实有,认为世界是实有的,不知道苦、空、无常、无我。而知道苦、空、无常、无我还是颠倒,不需要离开苦,本来就没有苦,本来无所谓空,无所谓常,无所谓无我的这个真实相。

五盖为种。五盖就是五种遮盖,哪五种呢?就是贪、嗔、痴、睡眠和掉举,这是五种遮盖。无论修任何道,都要去掉贪嗔痴,要断除昏沉,断除掉举。昏沉就是打瞌睡。掉举是什么?特别兴奋,胡思乱想,这是我们认为的修道的五盖。但菩萨不是,菩萨显示这五盖,但他里边没有五盖,这就是五盖为种。实际上讲的是菩萨不舍红尘。

六入为种。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七识处为种。七识处,又名七识住,即:第一个是欲界人天识住;第二个是初禅天识住;第三个是二禅天识住;第四个是三禅天识住;第五个叫空处天识住;第六个叫识处天识住;第七个叫无所有处天识住。这些“识住”,意思是本来都是烦恼的状态。为什么没有第四禅天和第四空天呢?因为相对于其它三个禅天和三个空天来说更解脱一些,烦恼没有那么粗重了。欲界的人天这种识住处都称为凡夫道。七识住,实际上代表三界六道菩萨都去,不是专门选一个地方菩萨不去。

八邪法为种。什么叫八邪法?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里最后八个正道的相反就是八邪法。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相反就是八邪法,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九恼处为种。九种烦恼处为种,是指释迦牟尼佛一生遇到了九件比较烦恼的事,哪九件烦恼的事呢?

第一个是雪山苦行,释迦牟尼佛六、七年苦行在雪山里,日食一粟,瘦得皮包骨了,这是指的第一件事;第二个是孙陀利诽谤;第三个是金枪之报;第四个是马麦之报(就是金枪扎他的脚上流血了,马麦就吃了三个月马麦);第五个是琉璃王杀释种,琉璃王把整个释家族屠城了,全部都杀光了;第六个是乞食空钵,就是去要饭要不着饭;第七个是旃荼女诽谤,旃荼女对他的污蔑诽谤;第八个是提婆达多推山,或者推石头。提婆达多是他的一个堂弟,老想当僧团的首领要谋害他,在从山上推下一块大石头,想把他压死;第九个是寒风索衣,就是在非常冷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危难,这些就是九恼处。像九恼处这些,凡夫认为要躲开的东西,认为是一种报应,所以害怕这种恶报,但实际上恰恰就是佛的所在地。

十不善道为种。十不善道就是十种不善业,身三(杀、盗、淫)、口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贪、嗔、痴),十善道业的相反。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六十二见就是所有外道的一切邪见,所有凡夫的一切邪见,以及凡夫因邪见而生起的一切烦恼,这恰恰就是佛的种子,佛的土地,就是佛的所在地。

菩萨以最上乘的见地行于六道,行的就是凡夫认为的因果业报。凡夫认为要躲开这些东西,其实恰恰这些东西本来是空。所以菩萨就以这样的一种空性认识,翻红尘为觉海,自动就进入到无尽的无所住处涅槃当中了。

这地方涉及到中观和唯识的一个分水岭,或者说涉及到大乘的初门菩萨和终极见地的菩萨修行道的分水岭,就是无所住处涅槃和无余涅槃。如果是依次第修行,还没有完全断除自己的邪见,也就是说在我执和法执上还不能完全到达《维摩经》这个高度的话,一般就要依唯识学的次第去修道,或者依华严的次第去修道,就是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这个过程,到最后到达佛的无余涅槃。这个过程是一个次第井然的修行过程。

如果依最上乘见地的话,就不存在这个过程了,或者说在道理上是没有这个过程了,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就是以无所住处涅槃的过程完成的,只是无所住处涅槃已经不再有所谓的过程说和所谓的无余涅槃的目标说了。这个就是中观和唯识的区别,也是普通见地和佛见地的菩萨们根本性的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