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人的根性是不同的,有賢良,有不肖,有聰慧,有愚癡,所以在教化時就根據不同人的特性,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佛陀也是將人的根性分成聲聞、緣覺、菩薩,對聲聞和緣覺根性的人講小乘佛法,使其修成阿羅漢果;對如來種性的人講大乘,使其修成菩薩。

如來種性,就是發了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種性。什麼人能夠發出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呢?必須得有無上正等正覺之見的,纔是如來種性。

文殊師利言:“有身爲種,無明有愛爲種,貪恚癡爲種,四顛倒爲種,五蓋爲種,六入爲種,七識處爲種,八邪法爲種,九惱處爲種,十不善道爲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只要具有最上乘見地的時候,就知道一切法皆是佛法了。明白最上乘見地的人首先要明白空,有空就有了智慧,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有了這樣的空的智慧以後,翻過來,空中的這些妙用就是菩薩種,就是如來種。如來就是在這樣的見地上成爲如來的,菩薩也是在這樣的見地上成爲菩薩的,這就是最上乘的見地,就是翻紅塵爲覺海,紅塵就是覺海,沒有離開紅塵的覺海,這是最上乘的根器了。

有身爲種,無明有愛爲種,貪恚癡爲種。小乘道是要斷身、要滅身,灰身滅智。菩薩有身,有身就是佛種,佛是如來種。小乘要斷無明,要斷愛,尤其是中乘道,斷無明緣行、斷貪愛、斷十二支緣起,這裏就告說了,無明和貪愛就是佛種,你不是要斷貪嗔癡嗎,貪嗔癡就是佛種。

四顛倒爲種。四顛倒就是佛種。凡夫認常樂我淨爲實有,認爲世界是實有的,不知道苦、空、無常、無我。而知道苦、空、無常、無我還是顛倒,不需要離開苦,本來就沒有苦,本來無所謂空,無所謂常,無所謂無我的這個真實相。

五蓋爲種。五蓋就是五種遮蓋,哪五種呢?就是貪、嗔、癡、睡眠和掉舉,這是五種遮蓋。無論修任何道,都要去掉貪嗔癡,要斷除昏沉,斷除掉舉。昏沉就是打瞌睡。掉舉是什麼?特別興奮,胡思亂想,這是我們認爲的修道的五蓋。但菩薩不是,菩薩顯示這五蓋,但他裏邊沒有五蓋,這就是五蓋爲種。實際上講的是菩薩不捨紅塵。

六入爲種。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七識處爲種。七識處,又名七識住,即:第一個是欲界人天識住;第二個是初禪天識住;第三個是二禪天識住;第四個是三禪天識住;第五個叫空處天識住;第六個叫識處天識住;第七個叫無所有處天識住。這些“識住”,意思是本來都是煩惱的狀態。爲什麼沒有第四禪天和第四空天呢?因爲相對於其它三個禪天和三個空天來說更解脫一些,煩惱沒有那麼粗重了。欲界的人天這種識住處都稱爲凡夫道。七識住,實際上代表三界六道菩薩都去,不是專門選一個地方菩薩不去。

八邪法爲種。什麼叫八邪法?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裏最後八個正道的相反就是八邪法。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相反就是八邪法,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九惱處爲種。九種煩惱處爲種,是指釋迦牟尼佛一生遇到了九件比較煩惱的事,哪九件煩惱的事呢?

第一個是雪山苦行,釋迦牟尼佛六、七年苦行在雪山裏,日食一粟,瘦得皮包骨了,這是指的第一件事;第二個是孫陀利誹謗;第三個是金槍之報;第四個是馬麥之報(就是金槍扎他的腳上流血了,馬麥就喫了三個月馬麥);第五個是琉璃王殺釋種,琉璃王把整個釋家族屠城了,全部都殺光了;第六個是乞食空鉢,就是去要飯要不着飯;第七個是旃荼女誹謗,旃荼女對他的污衊誹謗;第八個是提婆達多推山,或者推石頭。提婆達多是他的一個堂弟,老想當僧團的首領要謀害他,在從山上推下一塊大石頭,想把他壓死;第九個是寒風索衣,就是在非常冷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危難,這些就是九惱處。像九惱處這些,凡夫認爲要躲開的東西,認爲是一種報應,所以害怕這種惡報,但實際上恰恰就是佛的所在地。

十不善道爲種。十不善道就是十種不善業,身三(殺、盜、淫)、口四(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貪、嗔、癡),十善道業的相反。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六十二見就是所有外道的一切邪見,所有凡夫的一切邪見,以及凡夫因邪見而生起的一切煩惱,這恰恰就是佛的種子,佛的土地,就是佛的所在地。

菩薩以最上乘的見地行於六道,行的就是凡夫認爲的因果業報。凡夫認爲要躲開這些東西,其實恰恰這些東西本來是空。所以菩薩就以這樣的一種空性認識,翻紅塵爲覺海,自動就進入到無盡的無所住處涅槃當中了。

這地方涉及到中觀和唯識的一個分水嶺,或者說涉及到大乘的初門菩薩和終極見地的菩薩修行道的分水嶺,就是無所住處涅槃和無餘涅槃。如果是依次第修行,還沒有完全斷除自己的邪見,也就是說在我執和法執上還不能完全到達《維摩經》這個高度的話,一般就要依唯識學的次第去修道,或者依華嚴的次第去修道,就是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這個過程,到最後到達佛的無餘涅槃。這個過程是一個次第井然的修行過程。

如果依最上乘見地的話,就不存在這個過程了,或者說在道理上是沒有這個過程了,但實際上這個過程是怎麼完成的呢?就是以無所住處涅槃的過程完成的,只是無所住處涅槃已經不再有所謂的過程說和所謂的無餘涅槃的目標說了。這個就是中觀和唯識的區別,也是普通見地和佛見地的菩薩們根本性的差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