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始终是主张出洋,学习、吸引西方知识,他曾称自己“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

可是,在他身边很多人去了国外留学,唯独他始终没有迈出国门。

为什么?

其实,毛泽东在年轻时也曾计划出国留学的。

作为毛泽东的政敌,蒋介石曾留学过日本。有意思的是,毛泽东也曾经计划去日本留学。

那是在新民学会成立时。据萧三1918年3月31日记载:“二兄来坐已久,……又述润之等赴日本求学之计划。”——由此可见,毛泽东曾计划去日本留学。

但是,这个计划,不知因为何故,没有实现。

1921年9月,毛泽东又计划去国外留学。

有趣的是,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不是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勤工俭学去的法国、德国。1921年9月29日,毛泽东在致北京大学学生杨钟健的信中说:他计划在国内作三四年的预备,然后“赴外国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他要去的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俄国。

他的这个设想,还是没有实现。

为什么?一方面,随后国内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接踵而至,吸引着他投身其中,无法脱身。另一方面,也和他对中西方文明的认识有关。在留学成为时尚乃至时髦的风潮中,毛泽东坚持认为,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才能更好地研究、学习外国的东西,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毛泽东没有出国留学,反而说明他不是一个流俗之人。

正是因为留在国内,毛泽东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研究中国国情,最终成为国内少数深刻理解中国民众、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领袖人物,并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