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外,我们很难再找出一部优秀的国产喜剧电影。喜剧电影一度沦为尴尬的存在,演员演的不好笑,观众看的也累。

然而2015年一部《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这部由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喜剧片一经上映就燃爆了当时的电影市场,以小成本博得14.41亿的好成绩,位列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季军,仅次于《捉妖记》和《港囧》。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美梦成真”型故事,毕业多年不得志的主角夏洛来到学生时代暗恋的女同学婚礼现场,喝得大醉而出尽洋相,惹得妻子马冬梅现场发飙,夏洛彻底成了一个笑话。郁郁不得志的夏洛在厕所梦回高中校园,凭借穿越者的优势,他追求到了女神、成为了大明星、每天醉生梦死,兜兜转转才发现只有最初的妻子马冬梅才是值得珍惜的人。

《夏洛特烦恼》的成功不应该只归功于沈腾的喜剧功底,因为国内好的喜剧人有不少,郭德纲、宋小宝、岳云鹏、贾玲等人的喜剧功底不见得比沈腾差多少,那为什么这些人在电影上的表现与沈腾差这么多呢?

归根结底,《夏洛特烦恼》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整部电影的成功。不管从电影的叙事结构、故事流畅性、还是表现手法、声乐搭配等方面都是十分成熟的。这篇文章我想评点的正是关于这部电影中的“声音”,这个“声音”包括了电影中的歌曲、旁白到配音,即是所有与电影声音有关的话题,让电影中的“声音”来帮助大家了解整部影片的独特魅力。用最专业的角度,把“声音”玩得更高级

首先,我们要明白电影中声音的运用和剪辑是可以像影像一样复杂而充满智慧的,它在电影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声音渲染了整部电影的氛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1、用声音推动情节发展

电影的一开始就用两段半分钟的画外音介绍了主角夏洛的人生经历、人物关系和所处状况,给观众交代清楚电影的背景内容,第一时间调动了观众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画外音出自曾经出现或将来会出现在银幕上的人物之口,但在此声音发出的那个时间,这个人物并不在荧幕上。

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一是可以大大节省时间,让观众迅速代入到角色情感当中;二是充分发挥出了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强化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

电影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一幕,夏洛以为自己是在梦中重回学生时代,所以跳楼以求梦醒。没想到在医院醒来后他早已死去的母亲还在身边,他依然被留在了学生时代,于是他情不自禁地问医生:现在是哪一年?

按照正常的电影情节逻辑,这时候身边的人应该提醒夏洛,现在是1997年,然后夏洛表现出震惊、不敢相信的神情。这是一般电影的表现手法,但放到一个以快节奏、笑点密集为特点的喜剧电影中就有些落入俗套。

《夏洛特烦恼》是怎么表现的呢?

它没有让任何人给主角(也就是我们观众)解释现在是什么年代,而是让夏洛闯到街上,一首《公元1997》插曲适时在影片中响起,各种九七年发生的大事片段闪回,利用短短的几句歌词,把观众带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1997年。

此时观众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现在是1997年的设定,这就是电影利用“非剧情声”创造出的魅力,与《公元1997》这首歌曲相联的图像出现了音桥,这首特定的音乐成为通往下一个图像的桥梁。

2、叙事提示创造出的戏剧性效果

若选出电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人,那除了夏洛外我想很多人会选择那个悲剧的袁华。明明戏份不多,但一想起这个人,我们脑海中就自然响起了那首洗脑的“雪花飘飘,北风啸啸~”的BGM。

用简单的几幕场景,再配上绝佳的背景乐,一个鲜活的喜剧人物就这样诞生了。用电影中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叙事提示。叙事提示是利用音效或音乐碎片来支撑故事中的某个时刻或母题。当这些提示突然出现并且特别富有戏剧性时,它们会被称作刺激音。

在很多影视剧中,那些经典人物出场都会自带背景音乐,这些音乐即可以烘托氛围,也可以衬托人物的重要性,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出现,那些背景乐就自然的响起。

3、歌曲搭配蒙太奇镜头,调动观众情绪

电影声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个体,它往往与画面、叙事有着多层关系。在这部电影里,声音也在扮演着引入和结束画面的传统角色。

当夏洛发现这个年代有很多歌手还没红,他有机会完成自己梦想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起朴树的《那些花儿》,这时候导演用蒙太奇的镜头呈现了秋雅在优雅地弹琴、孟特在偷穿女装、大春为圣斗士痛哭、袁华用电脑偷看小电影、张扬在打麻将。一系列的镜头在飞速的转换,一方面再次呈现了人物特点,另一方面用《那些花儿》当作桥梁,把观众带进了怀旧的情绪。

同样的手法导演用了三次,在夏洛登上春晚舞台唱着《相约一九九八》的时候,蒙太奇画面再次出现,这一次老师、同学、母亲都以他上春晚而骄傲,铺垫了夏洛成名的梦想将要实现的场景,最后镜头却给出马冬梅落寞离开的背影。

在遭遇挫折,夏洛在歌厅唱着《人在旅途》时,影片最后一次用蒙太奇的方式呈现了马冬梅和大春的温馨、妻子秋雅的背叛、妈妈大笑的镜头。以强烈对比的方式,把夏洛的空虚寂寞表现到极致,三次同样的蒙太奇手法,三首不同的歌曲,把夏洛成名前、成名时、成名后的生活状况展现的淋漓尽致,充分调动了观众情绪。

《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一共有3首主题曲,23首插曲,音乐原声不多,但每一首都用得恰到好处。这些音乐已然成为电影剧情的中心元素,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让我们知道,有时候声音比镜头更会讲故事。埋藏在歌曲里的隐喻,构建了夏洛的“白日梦”

歌曲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它是夏洛通往成功的道路,也是毁了夏洛一生的罪魁祸首。总之,我们可以在夏洛所唱的一些歌曲当中,窥见夏洛真正的内心深处。

电影的转折点是在一场歌唱比赛中,作为评委的夏洛突然发飙地训斥“周杰伦”乱改编自己的歌曲《猩情》,他是这样说的:你随便篡改我的歌词是画蛇添足,还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你以为你是贪吃蛇吗?我看你我就来气。

说着,已成巨星的夏洛冲上舞台打了还是籍籍无名的“周杰伦”一拳,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电影中的其他人物都以为夏洛疯了,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实际上哪怕很多观众也不明白导演的意图,趁“周杰伦”还没火去拉拢这个未来巨星不好吗?为什么抄了人家的歌还要打人家。

是因为夏洛讨厌周杰伦吗?当然不是,整部电影夏洛翻唱周杰伦的歌是最多的,《双截棍》《菊花台》《星晴》《千里之外》等。但若是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他翻唱的这些歌曲都会篡改一些歌词,绝对不会和原歌曲一模一样。

你可以把夏洛的这种行为,看作是他自欺欺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现实社会中,夏洛毕业多年创作歌曲,却始终不被赏识,只能沦落到靠老婆养活。作为一个处处好面子的夏洛来说,这种打击是致命的,他相信自己有才华,但问题是全世界都认为他平庸。

重回高中时代,夏洛靠着翻唱那些还未出现的歌曲终于火爆整个亚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翻唱的歌曲越来越少。而看着那些被他抄袭歌曲的“周杰伦”们还是慢慢火了,夏洛终于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因为在这一刻,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确确实实没有什么才华。

就像那句话说的,优秀的人注定优秀,平庸的人注定平庸,而夏洛就注定没有唱歌的才华。

重回第二世,夏洛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他唱的那些歌曲是他偷来的,所以他偷来了荣耀、偷来了爱情、也偷来了身边所有人对他的恭维。在游轮之上,夏洛认真地问秋雅:如果我以后不会写歌了,你还会爱我吗?

秋雅沉默......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夏洛才下决心找回他前一世的妻子马冬梅,因为那个妻子才不会嫌他穷,不会嫌他没有才华,嫌他只是一个平庸的人。

从这一角度来看,夏洛绝非是我们普遍所认知的好人。作为一个挣扎的小人物,他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他自私,偷偷翻唱那些前世著名的歌曲;他狭隘,看不得有才华的人再次火起来。但在他身上,我更看到了可怜,一个不甘平庸却无能为力的可怜虫,最终为梦想丢弃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梦想对夏洛这种不甘平凡但又难免平庸的人来说真是太难了。歌词魅力: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对现实生活的精准浓缩,给人带来强烈的精神共鸣

《一次就好》这首歌对于整部电影来说有着不一般的含义,夏洛在这部电影中唱了两次这首歌,一次是梦回校园时唱给秋雅听,一次是跌落谷底时唱给曾经的老婆马冬梅听。

在电影未播放的MV中,这首歌是夏洛真正意义上自己写出的歌曲,但写出来后被秋雅嘲讽“这不是你的水平”。而另一方面,马冬梅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梦回校园时期,她最喜欢的还是夏洛自己写的这首歌,这首歌也饱含着夏洛在失去马冬梅后的所有情感。“想看你笑,想和你闹,想拥你入我怀抱,上一秒红着脸在争吵,下一秒转身就能和好。”

歌曲一开始描述的场景,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极具生活气息。把情侣常有的生活状态完整地体现了出来,一起笑一起闹,上一秒还在吵架,下一秒就和好了。人往往最怀念的,正是这些小吵小闹,这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电影中这首歌第一次出现的背景是夏洛刚梦回校园时唱给秋雅听的,因为这时候的秋雅是夏洛心心念念的女神,夏洛以为自己是爱着秋雅的,所以用这首歌来表达了对秋雅的思念,这是一种得不到的情怀。

第二次出现的背景是夏洛失去马冬梅的时候,当夏洛完成了大富大贵的梦想后,最怀念的却还是上一世和马冬梅在40平米出租屋里的生活琐碎。开始即点题这是一首关于后悔的歌,越长大越明白,有那么一个人陪着,一次一辈子就好。“世界还小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在没有烦恼的角落里停止寻找,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整首歌的态度即是悔恨,忙忙碌碌一辈子,追寻梦想追寻希望,到头来却忽视了最爱的那个人。若再有来世,那么我最想要的便是陪你去天涯海角,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这首《一次就好》用其通俗易懂的词汇和极具画面感的描述,让人产生极强代入感,想起自己心底怀有愧疚的那个女孩。歌曲的旋律并不复杂,但伤感的语调散发着最朴实的情感,传递出浓浓的爱意与悔意。

在这首歌里,夏洛追求的不再是明星梦,不再是荣华富贵,而是那个最初陪在他身边的人。而这个人,却因为他的过错最终消失在他的人生里。每个人的枕头里都藏满了发了霉的梦,梦里住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

整首歌即表现了整部电影的主旨,我们不要忙忙碌碌一辈子郁郁寡欢,其实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能从始至终都陪伴在你的身边。千万不要为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冷落了最爱你的人,否则你迟早要追悔莫及。

结语:

如今《夏洛特烦恼》早已成为一部经典喜剧,它成就了沈腾的电影事业,成为了麻花团队的开山之作。但我不希望你把这部经典喜剧的成功只归功于它的笑料密集,题材深入人心。

希望你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更深入地了解到整部电影在专业度上的成功,电影用“声音”不动声色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把电影氛围渲染到极致,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夏洛的心理变化。这种润物细无声地表达,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创意方式的分析机会。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刷一遍《夏洛特烦恼》,相信你能够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