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执政有多服人?看这三位被处罚的人,对诸葛亮的态度就知道了】在诸葛亮当政时期,内部曾发生马谡被斩,廖立、李严被黜的事件,使人们体会到诸葛亮用人的一个特点,即:不管怎样,他似乎都能令被斩、被黜者心服口服。这是很值得思索的事。

马,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他幼时好学,博览兵书,及其成年,才气过人。他在荆州加入刘备的队伍,后以荆州从事随备入蜀。马谡善论军事,赢得了诸葛亮的器重,他常召马谡与其谈论军事理论,有时甚至一聊就是一夜,诸葛亮当时可能有意培养马谡继承自己的衣钵。

马谡确实曾为诸葛亮献过一些有效的策略,如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提出的攻心战术,对诸葛亮平定南中局势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此,诸葛亮在首次北伐时,特意调来马谡,授予其重任,令其担任先头部队,领兵镇守街亭。但是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加之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演出了一幕失守街亭的悲剧。后来追究战败责任,诸葛亮按律判了马谡的死刑。即所谓“挥泪斩马谡”,马谡在给诸葛亮写的遗书中说:“ 明公视谡犹子,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表明他死而无怨。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刘备领荆州牧时,廖立任长沙太守,时年未满三十岁。刘备入蜀,诸葛亮镇荆州,孙权派使者结好于诸葛亮。使者问起刘备军中的贤士,诸葛亮答日: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可见,诸葛亮对廖立是很赏识的。但廖立自命不凡,总认为自己的名位应是诸葛亮第二,却未被委以重任,因而常怀快怏。并且攻击诸葛亮从下层选拔官吏的政策,说之为:“俗吏”,“不足以经大事”常常散布流言蜚语,挑拨事端。诸葛亮上表刘禅,将廖立罢了官。贬到汶山郡去从事耕殖。廖立受到这样的惩罚后,心服口服,对诸葛亮并无怨语,后来当他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垂泣叹日:“吾终为左衽矣!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原在刘璋手下任职,很有才干。刘备兵征益州,李严率众投降,被拜为裨将军。刘备临死时,他曾和诸葛亮一同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在后方负责筹集督运粮草。可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筹措到足够粮草,为转移矛盾,摆脱自己的责任,李严想到一个昏,派人向诸葛亮假传刘禅的旨意,请诸葛亮退兵。令诸葛亮气愤的是,退兵之后,李严反而责问:“ 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此外他又上表刘禅说:“军退, 欲以诱贼与战。”后来诸葛亮经过查核,出示李严的前后手本。在确凿证据面前,李严“情竭,首谢罪负”。于是,将李严罢官为民,迁至梓潼郡。他知罪而无怨言,并认为诸葛亮公正无私,会允许自己将功补过。当他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感到再也没有被召回的希望了,故“激愤”发病而死。

治理国家,不可没有赏罚。诸葛亮在他的《便宜十六策》中把“赏罚”列为一项重要政策,并指出这项政策的作用是“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实际地执行赏罚之政就非常之难了。比如,奖赏容易使人欣然接受,惩罚难以使人心悦诚服,往往是前者易于实施,后者难以推行。诸葛亮能使马谡被斩而无恨意,廖立、李严被黜而无怨言,此类事件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正如晋人习凿齿所说“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也正因此, 就更值得我们究其原因。

赏罚不偏废,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乃其原因一也。

马谡善论军计,为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献良策,诸葛亮就倍加器重:但他自作主张,以致失守街亭,诸葛亮就以军法定其死罪。廖立年轻有为,诸葛亮就视其为国家栋梁之材:但他自以为怀才不遇,以致挑拨群臣不和,诸葛亮就将其贬至边远地区。

李严很有才干,诸葛亮就将督运军需之重任交付于他,但他假传圣旨,上欺皇帝,下瞒诸葛亮及北伐军兵,以致延误军情,诸葛亮就将其罢官为民。有功就肯定,给予赏;有过不迁就,给予罚。不因其功而掩其过,也不因其过而忽其功。如此,受赏不以为是恩赐,受罚也不以为是陷害。

以事实为据,“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乃其原因二也。

马谡“虽死无恨于黄壤”,是因为他违犯了军令,自知犯了重大罪过,必须承认诸葛亮处理得当,诸葛亮实行罚时,一唯“实”,二唯"平”,主要是以事实为依据,正如诸葛亮所说的“赏罚不曲,则人死服" 。

赏罚以利国事为原则,不掺杂以私情,乃其原因三也。

马谡与诸葛亮的私人感情很好,马谡死后,在给他举行祭奠仪式时,诸葛亮也难过得流泪。甚至过后很久,蒋琬再提起马谡时,诸葛亮还会难过得留下眼泪。可见马谡在遗书中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类比为父子,是有原因的。但诸葛亮深知严肃军纪对实现统一大业至关重要,所以,他不以私情而废军法,仍将马谡定为死罪。不因亲近而重罪轻罚,也不因私怨而轻罪重判。也就是诸葛亮所说:“赏赐不避怨……诛罚不避亲戚。”如此。施罚者心中无私,受罚者也就心中无怨。

允许受罚者改过归正,让其看到希望,乃其原因四也。

听说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感到很失望,他认为诸葛亮死后,可能再不会有人再想起启用他了,只能老死在边疆了。李严听说诸葛亮病逝后,不久也发病而死,也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病逝,可能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因为只有诸葛亮是允许别人改过的,所以只要他掌权,他们仍有被召回的希望。人一生难免不发生错误,若因一次过错而受罚终身,则受罚者或消沉、或抱怨、或愤怒,不可能做到无怨言。而给予改过之机会,使其看到立功之希望。

施罚者自身端正、严于责已,乃其原因五也。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除按军法将马谡定为死罪外,同时上疏刘禅,请求将自己的官职贬下三级,并且“布所失于天下”,让人们都知道自己的错误。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劝将士勤攻己缺教》,说:“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跻足而待矣。”诸葛亮敢于承认错误、严于责己、不文过饰非,一方面显示了政治家之胸怀,另一方面也为他人树立了榜样:知过,改过,不因因过受罚而积怨恨于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