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位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君主就用"朕"作为皇帝的专属代称。随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我国各个朝代的皇帝也都用"朕"做专属代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对于这一问题,史学家告诉我们答案:将"朕"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对于"朕"这个汉字如何成为皇帝专属称呼这一历史问题,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做了考证。在相关的研究文章中,顾颉刚先生表示"我的"含义,其本义与"我""余"等词语存在着所有格与主宾格之间的差异。比如,在《尚书舜典》这一著作中,有"汝作朕虞"这句话,其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你能做我主管山川的官员。"在一部著名的金文著作《大盂鼎》中,还出现了"勿废朕令"这这句话,其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请不要废除我的命令。"这就和秦朝著名宰相李斯说出的"天下皆朕"直接对应上了。

在顾颉刚看来,皇帝用"朕"作为代称的最核心意义在于:朕这一称谓在民间不常用,用"朕"指代皇帝既可以体现出皇权的唯我独尊,又能避免给老百姓因使用称呼而带来的杀身之祸。

然而,我个人认为:顾颉刚先生仅仅是通过先秦时期的著作诸多历史著作对朕的含义进行了考证。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秦始皇为什么用"朕"作为皇帝的专有称呼,我们就得借助《说文解字》,对"朕"这个汉字进行深入剖析。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朕左边是"月",右边是"关",其最早的本义为"舟中火种。"著名历史学家、文字专家戴震先生认为,朕的作用在于将"舟"和"灷"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在中国古代,很多部族常常依水而居求得发展,而"舟"和"灷"恰恰是依水而居的部落发展壮大的必然用品。等到原始部落逐渐发展成国家后,"舟"和"灷"在日后就变成象征部族绝对权力的物品。而"朕"将"舟"和"灷"之间的缝隙彻底联结来,"朕"引申义也就自然加上了象征绝对权力的含义。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位功高盖世的伟大君主用象征绝对权力的"朕"作为皇帝的自我代称,旨在向外界表明:皇权是绝对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戴震先生的解读比顾颉刚先生的解读更有说服力。这是因为:顾颉刚先生将"朕"看成一个独立的字,以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朕的含义。而戴震先生通过《说文解字》,将朕直接拆开来进行分析解读,最终得出了朕最古老的最本质的含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