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诗坛中有两位被称为情圣的大诗人,一个是李商隐,他把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另一个则是元稹,他与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

公元802年,原本是千金小姐的韦丛下嫁给了当时并不得志的元稹。韦丛不仅温柔贤淑、知书达理,还不慕虚荣,与元稹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后来元稹科举及第,又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原本以为夫妻二人终于苦尽甘来,怎料妻子韦丛却突然离世,这对元稹来说是绝大的打击。韦丛去世后,元稹想念妻子时,更觉痛彻心扉,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诗《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看。陶醉过巫山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正因为元稹对韦丛思念到了极致,所以才能把对她的那份深情写到极致。元稹把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比作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这般深情美好怎么是世间其他情感可以比拟的呢!同时也表达了,如今妻子不在了,这世间再也没有能让他动情的女子。

对妻子同样一往情深的,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便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妻子的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何时才能归去?我还无法确定归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了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会对你说起,今晚在巴山听着绵绵的夜雨,我的心是多么的想你!

这首诗把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他想象着有天回家与妻子团聚,一边剪烛一边谈心,他会情意绵绵的告诉妻子, 那一晚听着巴山淋漓不尽的夜雨,我的心是多么的想你啊!

尽管全诗不着一个“情”字,却让人觉得字字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妻子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在那个车马信件都慢的年代,李商隐在遥想“共剪西窗烛”时,他的妻子已经过世了。他所幻想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现实里再也没有落脚的机会。

唐代诗坛上这两位被誉为“情圣”的诗人,都把深情写到了极致,他们也必然是思念到了极致,又情深到了极致,才可以赋予这两首诗以深情,以灵魂。正因如此,这两首诗才会历经千百年而不衰,至今依然让我们如此感动。

时光清浅,人生苦短,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