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这次疫情,让各个行业损失不小。

比如旅游行业、民航业还有餐饮行业,全年损失动辄就是超过1万亿元。

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销量骤减,2020年1-4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35.3%。可以说是影响巨大。

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偏偏却有些行业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比如车险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1-4月全行业车险利润同比增长了35倍,是35倍,不是35%,利润同比增加了100多亿。

具体的数据是,今年1-4月,国内全行业车险保费收入2688亿元。虽然车险保费跟去年差不多,但是利润却增加了114.77亿元,达到了商车费改后的历史峰值。

可能这些数据有些抽象,我们可以这样对比一下今年1-4月车险行业的利润有多恐怖:2019年车险全行业全年的利润是103亿。也就是说,2020年前4个月赚的比2019年全年还要多出15亿元。

要说原因,最主要的肯定是受疫情影响,各种车辆大部分基本处在停驶的状态。 车不出去了,当然就不出交通事故了,保险公司自然也不用赔钱了。

但是车主的汽车保险却还是该怎么交怎么交,所以保险公司赚了个盆满钵盈。有的保险公司今年1-4月车险赔付率,从去年的48%下降到了今年的38%,下降了10%。

可能有人说,保险本来就有一个概率的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疫情之下如此之高的车险利润,是不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第一个,车主交的车险的额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太多了?

第二个,无论汽车开或者不开,开多或者开少,都交同样的保险是否合理?

实际上,更科学的车险,应该根据车主的开车里程、驾驶习惯还有他的风险状态来定价。每年开2000公里和开50000公里的车,当然不应该交一样的保险。规规矩矩开车的消费者和每天一上路就赛道驾驶的消费者,也当然不应该交一样的保险。

这个是车险的科技化,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简称UBI。就是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行驶情况来确定相应的费率。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实现了,甚至连电动车小牛都能做到。想想现在哪个汽车没有智能设备,哪个车不是联网的?关键就是愿意不愿意去做,有没有外部的力量推动它去做。

但是无论如何,有一条是没错的,暴利往往意味着不合理,也意味着消费者利益的受损。

总之,利润增长35倍的汽车保险公司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