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面如何刮风下雨,房价依旧坚如磐石!

最近市场热点频出的现象又开始引起政府监管的注意,各单位纷纷发布“回头看”的举措,严厉打击各地冒头的行为。银保监会率先发布通知,要求实房住不炒,紧盯地产融资;重点严查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等违规操作。

这一切,看着都似乎都是理所当然;毕竟市场有问题,最先出手的都是政府部门。三年的楼市调控,房价的涨幅趋势也慢慢收窄,看着调控效果显著。但今年开始,受疫情的影响,市场受挫严重,“救市”的呼声四起,不少人员开始呼吁发布政策支撑楼市,防止价格下跌过快。而其中,这三类人员尤为突出:

其一,专家学者;当然不是所有的专家学者,而是打着房地产圈内的专业的专家。此类人员最喜欢发布唱涨楼市的言论,根本不顾市场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当房价出现下跌的时候。今年年初,因为楼市出现的问题,就有大批专家开始跳出来,呼吁政府放松楼市调控政策,希望拯救楼市。不得不说,在这些专家的眼里,房地产是“无所不能”的,中国经济不能没有房地产,房价下跌对经济发展不利。比如,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今年4月就发布言论称:“限购政策对于房价和房地产交易量都有影响。从长期看,必须评估其(限购政策)负面影响,但这项工作没有引起重视。”董教授言外之意是,限购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利,应该尽快放开限购。

其二,开发商;全国各类房地产企业将近10万家,要说谁最怕房价下跌,恐怕非他们莫属了。全国最大体量房产的持有者,只有当房价上涨的时候,企业才有利可图。回看今年年初各类开发商使出的各种吸引消费者购房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开发商急于售房的心情。近几年,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地收缩规模,房企的资金压力山大。只有不断的制造楼市热销的现象,吸引消费者购房,才能弥补房企资金不足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楼市低迷的大环境下,“排队买房”“万人摇号”的报道仍层出不穷。

其三,炒房客及囤房者;炒房客是房地产市场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这些人手中持有大量的房产,等待房价上涨后再卖出赚取差价。一旦房价下跌,炒房客不仅将“赚不到钱”,而且还将出现亏损的局面,因此他们也竭力阻挠房价下跌。而且,由于疫情的影响,近期租房的人也相应地减少,租金也开始下滑。导致很多套房子的持有人开始着急,希望尽快出手房产,并且也是极力阻止房价下跌,希望房子能在未来卖个高价。

客观而言,抛开个人感情,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这三类人员阻碍房价下跌都是情有可原的。但从消费者,尤其是刚需来说,阻碍房价下跌的行为又是那么的“可耻”。因为房价已经上涨将近20年的时间,高房价给这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超出了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而楼市这种“击鼓传花”的赚钱效应,已经让房子的基础属性开始变质,房子已经成为大家的赚钱工具。虽然有很多实体企业大佬痛斥过高房价带来的危害,但现在的楼市牵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短期能让房价下跌的因素并未出现,只能说楼市会稳步前进。

各位读者觉得,房价要真正的下跌,需要出现什么情况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