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牧野

“妈妈,我要在这里读书!”

七岁的小姑娘指着地图上的芬兰说。

看完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之二芬兰一集后,小姑娘对芬兰就充满着向往,因为这里的小学生不要写作业,还可以到森林里去上课。

芬兰这个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家,近些年来却缔造着教育的神话。

在芬兰,学校没有学前班,小孩子满七岁才能上学,但芬兰被评鉴为全球最平衡、学生通过过考试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国家。

芬兰的教育被国人熟知,来自一个叫PISA的测试,这是一个关于数学阅读的测试,芬兰成绩全球排名前茅。就连美国都以芬兰为榜样,派遣教师去学习。

自然,《他乡的童年》剧组必然不会放过芬兰,谁都想去看看芬兰的学校到底是怎样?

当记者一走进学校时,气氛果然不一样。大厅里响起轻快的音乐,孩子们随着旋律扭动着身体,就连平时略带严肃的周轶君也跟着节拍和孩子共舞起来。校长介绍学校播放的音乐有饶舌、古典乐、民歌等多种类型音乐。

被采访的拉妮老师每周进行一次现象项目教学,本周的主题是“时间”。如何理解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答案是不一样的。数学的角度可能是一小时多少分钟?可是从艺术、生物、文学等不同课程去思考,又会如何呢?也许几节课结束,学生们还是无法理解“时间”与“人”这个宏大的命题,但是他们会记住这个课程以及他们的所做。

芬兰如何评估一个学生?中国近些年来教育改革提得最多的话题,也许就是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但是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我们都知道要改,但是谁都没办法,甚至不愿改,只能痛苦地被裹挟着朝着高考这根独木桥奔去。最后学校、教师、家长还是以“分数”作为学生最显目的标签。

路漫漫其修远兮!芬兰是个高福利国家,人口少,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只为个人成长。芬兰的学习评估不是指在学科中学里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如何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小组学习?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责任感等。

即使你语数英样样不通,在芬兰的“积极”教育中,也能给你找到自信,可能是为人公正、擅长团队合作、有雄心、有好奇心、有同情心、有毅力、或者善良——芬兰的教育看似就是一个量身定制的教育。

森林是什么颜色?森林里有哪些气味?更让小朋友喜欢的是,学生们可以在没有围墙的教室——森林里上课,什么课都可以上。在这一节中,学生们找出森林中的各种颜色,各种气味,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现实中学到知识,再用到现实中。话说我们的孩子,天天困在题海之中,没有细细闻过花香,没有触摸过软软的花瓣,翠绿、碧绿、墨绿在眼里都是一样的绿,哪一天像小蜗牛一样稍作停顿,后面就跟着大人的催促。可怜孩子们还需要“闭门造车”,假装调动各种感官,写各种以“自然”为主题的作文。

学生无需竞争,教师也无需竞争。没有堆如山的材料需要迎检,没有为了每个月多几十元,而忙死忙活勾心斗角的职称评定。芬兰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职业追求,不停地学习,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项目。因为优秀,所以成为教师,又因学习,更优秀。教师是芬兰教育的基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好教师如何炼成的?还看政府如何投入。高考高分考生是不会选择教育专业的。

纪录片中还是几个小细节很引人注意。在现象课中,一个戴着蓝色帽子,穿着蓝色斗篷的小女孩总是出现在镜头里,舞台感的服装、自由的学习姿势、专注的眼神和谐地统一;还有无处不在的阅读,教室里的地垫上,自由趴着看书的孩子,拉妮老师晚上忙碌完家务给女儿朗诵睡前故事的场景;周轶君看到孩子和老人在纸上自由地表达时,勾起伤心回忆,忍不住哭泣的样子;最让人深思的是九岁的孩子对成功的理解: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成功。

当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成功”——分数忙得焦头烂额时,芬兰的教育好似在云端。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