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接待室】

自3月下旬,雨山法院推出“门诊式”执行接待制度以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执行难题,不断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工作成效初步显现。截至目前,执行接待室共接待当事人来访820余人次,已执结案件783件。

一是“轮班接待”再升级,有效防范涉执信访。

为解决执行承办人难找问题,接待室转变以往5名法官一周轮流值班制度,升级为固定1名法官配1名法官助理的全程接待模式,并实行“清单销号”制,制作接访台账,对无法当场办结的事项填写“执行任务单”。任务单移交指挥中心后,再由执行指挥中心按照类别分配具体承办法官。负责接待来访群众的干警,及时向来访人员释法答疑,当面沟通案件进展情况,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减少执行信访案件发生。该制度运行以来,轮班接待岗平均每天接待来访当事人13人次,切实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干警的接访能力。

二是“绿色通道”保民生,切实强化执行措施。

优先接待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开辟绿色通道,将其作为执行重点。做到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快速执结、优先兑付执行款,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针对房产、车辆“变现难”问题,多次开展强制腾房、扣车行动,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细节,将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综合运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加大打击惩戒力度,提高执行效率,推进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同时,积极向信息系统借力,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有效提高了执行查控的效率。

三是“善意执行”促和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雨山法院在执行中坚持善意执行、文明执行、快速执行的理念,加大案件执行和解力度,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向被执行人阐明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法律效力,及不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倒逼被执行人尊重法律,助推社会诚信建设。同时注重整合执行力量,执行团队分组不分家,穷尽措施主动接触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跟进和解工作,充分依靠党委政府的力量,积极与街道、社区合作。力争双方达成和解并督促履行,做到案结事了,既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矛盾激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