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两周岁了,最近突然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举动。回家后鞋子必须要自己去放到鞋柜上,如果我帮她去放了,就要哭着重新再去放一次。

每天到家后,我去开门她就很不开心,必须要让她来开门才行。

早上起床以后,我帮助她把小衣服穿好,她又要哭一次,要脱掉重新自己穿,虽然很多次都穿得不对。

小朋友诸如此类的行为最近变得异常多,就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一些举动,好像没事找事一样。

和周围的妈妈们探讨了一下,发现同龄的孩子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就去翻了很多资料和育儿书,发现这种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了。

解读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过,0-4岁的孩子,在这一时期对秩序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熟悉事物,产生一种安全感。一旦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蒙台梭利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对夫妻带着3岁的孩子旅游,因为旅馆里没有孩子常睡的婴儿床,孩子就跟父母睡在大床上,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竟然让孩子大哭不止,甚至出现了抽搐现象。蒙台梭利问了情况后,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放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出一个空隙,上面铺上一层床单,随后把大哭不止的孩子放在两个枕头中间,没想到孩子立马就停止了哭声,安静地睡着了。

所以,原因其实很简单,孩子就是因为失去了他熟悉的婴儿床才会哭闹不休的。

小朋友把他们出生时所在的环境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他们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一旦被打乱,孩子就会不安而导致哭闹甚至生病。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内部和外部两重秩序感。内部秩序感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与它们所处的相对位置,外部秩序感则是指幼儿感知、理解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与关系。

秩序感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因为秩序遭到破坏而大哭,恢复后就会安静;其次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秩序而反抗说“不”;一种自我意识的萌芽;最后是为了维护秩序而变得执拗,不顺意就要重来一次。

1-3岁的幼儿会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比如对物品摆设位置的固执、动作发生顺序的执拗、物品所有权的坚持等,如果遭到破坏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出现很激烈的反应。所以很多父母会把两岁的孩子形容成“可怕的两岁”,因为他们变得难以沟通且不可理喻,其实就是执拗敏感期的关系。

这个执拗敏感期过了以后,就会进入一个追求完美的时期。不管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我要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

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重要性

当婴儿出生后,在他的周围就有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更加大的空间。由于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未知,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欲,这种欲望就是对秩序感的需求。只有一遍遍重复秩序才能不断巩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秩序的恒定性,内化了守恒概念,直到在一定范围内秩序即使被改变也不会有影响,他才会进一步发展。

其实我们应该都能理解这种感觉,就好像在森林里迷路了一样,让人感到不安,不知道接下来会碰到什么情况。所以孩子如果从小在没有秩序,杂乱无章的环境中成长,他的情绪,人格发展,甚至专注力,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现在会看到很多两三岁的孩子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也没办法持续完成一项小任务,看到好玩的东西,想都不想,看都不看就冲过去,玩了没几分钟,又失去兴趣开始玩下一个。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秩序感被破坏了。

秩序感还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当你的孩子如果因为没有把鞋子放好而感到焦躁,因为蛋挞被掰成两半而大哭不止时,父母应该觉得庆幸。那是因为他认为“整齐,完整”是“对的事情”,凌乱,两半是“错的事情”,当事物在他们心里有了对错之分,行为自然就开始有了好坏之分。孩子的自律感也是这么开启的。因此,我们才说,秩序敏感期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秩序是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孩子一旦顺利度过了这个敏感期,就会拥有这种美好的品质,会体现在孩子求学的阶段,比如说书包和学习用品他们会收拾得很整齐,不会找不到东西或者漏掉作业。工作以后,他们会分清楚主次,会抓工作重点等等。

如何帮孩子建立秩序感

既然直到了秩序感的重要性,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会想要帮助孩子去建立这份秩序感,那么除了需要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以外,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

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执拗”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得直到,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所以当孩子因为感到秩序被破坏而大哭大闹时,父母不能大声批评,也不要嫌孩子麻烦,而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倾听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

如果孩子产生的是合理的,非原则性的需求,应该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如果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不必勉强,顺其自然就好。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答应孩子,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讲道理,拥抱,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平息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用野蛮的方式来“镇压”。

给孩子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就不能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所以在家里的时候,用完的东西最好摆放有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父母更不要随意改变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的居住环境做出很大的改变,即便是在旅游期间,也尽量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为孩子做出的不适或应激反应做好准备。

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去收拾他们自己的东西,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好习惯,也能使他们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爸爸妈妈们,你们学到了吗?

90后留学海归,对外汉语老师&英语老师,喜欢读书,写作,绘画,一个人独立带娃,我相信美好的生活,自然经得起各种折腾,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花酱的成长日记,一起探讨育儿世界里的小乐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