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8日讯:统治网坛多年的费纳德三巨头,都拥有超强的实力,不过三人的技术构成和击球动作却都完全不同。近日,ATP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段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在拉沃尔杯训练时,神同步的击球视频,从中我们能相对更直观的对比两人的技术动作。

00:10

在反手位,两人一个是单反一个是双反,不必多说;而看似相同的正手,费德勒属于“直臂”击球,德约则是“曲臂”击球。当然网球的击球动作中,没有绝对的直,所谓的直是自然伸直,也略带弯曲。那费德两巨头击球时手臂动作不同,到底是受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握拍方式。今天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三巨头的正手击球动作和其握拍方式。

如今的网坛,可以说是上旋时代,大部分球员都在追求上旋球。而要打出旋转更强的球,则需要对球的摩擦更大,于是便有了半西方式甚至是西方式握拍。这样的握拍方式会将拍面压得更低,需要球员更主动的去向上摩擦球,使球产生更强烈的上旋。现在的职业球员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半西方偏西方式握拍,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当今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

德约使用的可以说是四分之三的西方式握拍,有些介于半西方式和西方式之间,比起完全的西方式,半西式的成分多一些。这种握拍也被看作是现代网球中最全面的方式,它在能够产生足够多旋转的同时,又赋予球很大的飞行速度。用这种握拍方式的德约在任何场地都能打出想要的击球效果,其底线正手击球时,也会根据比赛时的情况,在西方式和半西方式之间进行调整。

那么为什么德约这种偏西方式的握拍,在打上旋球时需要手臂弯曲呢?这是因为曲臂,也就是肘关节贴近身体的打法会减小每个环节的旋转半径,使得挥拍的速度更快,并产生多级旋转,使拍面产生更强烈的“雨刷”作用。从拉拍位置到挥拍中段,手臂的旋转从以肩为轴过渡到以肘为轴,旋转半径缩小,因此旋转的角速度变得更大。而击球瞬间到随挥的过程,旋转的半径变成了手掌到手腕的距离,此时的旋转半径更小,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从而带来更强的刷球作用。

与德约不同,更偏向进攻的费德勒,采用的是介于半西方式和东方式正手握拍的方式,且在场上依情况而定。如当退于底线较远处与对手周旋相持会更偏向于使用半西方,而在场内展开进攻时选择东方式正手给对手以强烈打击。费德勒的正手可以说是职业网坛中最华丽飘逸也是最有威力的进攻武器,巅峰时期甚至被看作是最好的正手。

而费德勒这种半西方式偏东方式握拍带来的击球是“偏平击球”,之所以说是偏平击球,是因为职业网坛没有绝对的平击球,这里的偏平击球是相对于上文中的上旋球所说。这样打出来的球通常线路清晰,球速快,击球弧度低。这样的握拍和打法,需要球员在击球过程中让球产生更快地向前速度,也就是拍头更快的线速度。

因此,如果球员选择的是半西方式偏东方式握拍,那最合理的击球方式是把击球点让到身体外侧,手臂自然伸直,在身体远端将球击出。当球员采用这种击球方式时,在击球点之后球拍的拍头会继续往前延伸,然后球拍随着手臂自然挥至身体后侧,这些都是为了让拍头产生最大的线速度,让回球更快。

当然也有例外,纳达尔打上旋球时采用的是西方式握拍(甚至还有说超西方式,但其实过于夸张了),而且巅峰时拥有网坛最强力的上旋球,正手上旋球最高可达到每分钟约5500转。但是他在正手击球时,也是趋近于直臂,并没有像德约和大部分球员那样,手臂弯曲,让旋转半径更小。那纳达尔强力的上旋球从何而来呢?答案是他更低的引拍位置、过人的手臂力量,和常人很少用的绕头式击球。

纳达尔正手击球时,随挥动作往往都会高过头顶,而这一种击球方式也被称为“纳达尔转”。一般来说,网坛其他运动员也会在赛场上使用这种击球方式,只不过其他球员一般是在脚步不到位,匆忙救球情况下使用,被球压迫或击球点离身体过远时使用,总之,就是击球时机不合适,以高过头顶的长随挥来作一个补偿。但是纳达尔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纳达尔在主动进攻时也会频繁地使用同侧随挥正手击球。

简单来说,如果选择曲臂的正手击球,德约的正手击球可以说是最好的示范。如果选择直臂的正手击球,可以参照费德勒,当然我们学习的只是他身上的技术内容,毕竟费德勒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手臂、天赋和击球感觉,不是一般人拥有的。而纳达尔的正手击球方式,我们还是不要模仿了,不仅是模仿不来,还有可能导致受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