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预备役部队有几个军种?有多少人?与民兵有什么区别?

我国的预备役制度起源于1955年,依据国防部发布的《关于组织预备役师命令》,成都、武汉、昆明、兰州等军区先后组建了预备役部队,人数在十几万左右。预备役部队组建两年之后,于1957年取消。1983年5月,预备役制度恢复,逐渐形成了规模,标志着我军国防现代化局面的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海军预备役、空军预备役、二炮预备役相继成立。长期以来,预备役部队受军地双重管辖。

预备役臂章

军改后,预备役形成了多军种、多兵种。随着军改的进一步深入,预备役部队划由中央军委统一领导。那么,预备役部队有几个军种?有多少人?与民兵有什么区别?笔者就为大家进行一番解读。

高新江大校、徐振刚预备役大校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军种保持一致,也是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成,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预备役部队以退伍军人为主,现役军人为辅。这一理念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就能体现出来,领队由现役军官高新江大校与徐振刚预备役大校组成。此外,国庆70周年大阅兵预备役方队由多军种组成,体现联合作战理念。

预备役部队方阵

至于预备役部队有多少人?根据网上说法来看,一说是360万人,另一说是1000万人,还有更夸张的是3000多万人。目前军网关于预备役确切人数没有公开报道,所以网传数据都是不可靠的。预备役部队属于后备力量,属于高度保密状态。作为守法公民,还是要遵循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知道的别知道。总而言之,中国的预备役部队规模是比较大的。毕竟,预备役部队成员有一个硬性规定,退伍军人在规定年限属于预备役,而我军的军队基数比较大,有200多万人,预备役部队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预备役部队

接下来笔者为大家回答,预备役部队与民兵有什么区别?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十六条: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预备役则不同,根据军改新规,预备役是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军委统一领导,遵循的是“军是军、民是民、警是警”原则。由此,预备役成了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备役部队演习

通过笔者的解读,预备役部队建设在和平时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军改的不断推进,预备役部队必将由量变发生质变,服务于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