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除了講究男女之別外,還強調嫡庶之分。

那時的男主,只要有實力,就可以一妻多妾,相應地,他們生的子女,也就有了嫡、庶之分。嫡子乃正妻所生,尤其是嫡長子,在繼承爵位、家產等方面,都會比其他子女要優先,所享受的權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而庶子則落魄的多,他們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能享受的權利很少,並且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完全由母親的受寵程度而決定。

比如,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也就是紂王。他的同母長兄叫微子啓,也就是後來周朝的宋國始封國君。雖是同母,但其母在生啓時只是小妾,而生帝辛時又作了正宮娘娘。所以微子啓只能是庶長子,而帝辛纔是嫡出。天子之位只能是帝辛繼承。結果沒多久紂王就把商朝給敗了,而啓素有賢名,成王將他分封在了宋國。有人說嫡長子繼承製是周代纔有,其實商代就已經有了。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權,登基時對外宣稱自己是孝慈高皇后(馬皇后)所出,而實際上他是碽妃所生。要知道,他連誅殺方孝孺族人、迫害建文帝忠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本應毫無顧忌纔對,爲何還要想盡法子掩蓋自己的真實出身,一心往馬皇后膝下靠攏?可見嫡出的名分在大權在握、震肅天下的帝王眼中,依然非常重要。

再如晉惠帝司馬衷,這位可是有名的白癡皇帝,這一點司馬炎當然清楚,但沒辦法,他是楊皇后所生。嫡長子司馬軌早亡,他就是第一繼承人。再加上其子司馬遹天生仁惠、聰穎,司馬炎就權且將他作爲一個過渡。其他皇子天資再高,比他強百倍,也沒機會,尤其自己倡以孝治天下,倫常更不能不顧。忠,早就被自己踐踏得不堪入目了;孝,自然不能出差池。結果只能喫下自己種下的苦果,自此,華夏大地動盪了近兩百年。

其實不止古代中國,傳統的英國社會也是如此,爵位以及全部財產都由嫡長子繼承,其他兒子只能做平民。而庶子不光在法律上沒任何權益,社會倫理和輿論對這個羣體也是極其鄙視的。

例如,威廉四世,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叔叔,自己年輕時和女演員結婚生下十個子女,其實是正妻,但卻不爲父親喬治三世所承認,所以子女都成了私生子。結果王位只能由侄女維多利亞繼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