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電影與特許權電影

媒體公司的CEO們對於他們旗下電影片廠的期許清晰明確——更多、更大排場的特許權電影,這些電影能夠被立即辨識並且對總公司旗下所有部門、所有平臺都有利用價值。《綜藝》雜誌評論說:“自從2007年編劇罷工和2008年經濟衰退之後,片廠在應付母公司方面壓力更大了,母公司更加在意成本控制,貪圖利潤。它們愈發需要製作電影觀衆能夠即刻辨識並欣然接受的內容。”擺在每個片廠面前的問題是找到一棵能夠製造10億美元全球票房的搖錢樹。

新世紀那些成功的特許權電影基於幻想小說[如《指環王》和《哈利·波特》]、動作漫畫[如《蝙蝠俠》和《蜘蛛俠》]、主題公園設施[如《加勒比海盜》]、少兒童話故事[如《怪物史萊克》]、卡通劇演出[如《鼠來寶》]、電子遊戲[如《格鬥之王》],乃至原創故事[如皮克斯(Pixar)出品的動畫片]而創作。華納兄弟公司是擁抱這一策略的先行者,但到了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末期,所有主流片廠都有樣學樣這麼做。

這一製片策略其實沒什麼新鮮,但實施力度與以往不同。“到頭來,好萊塢完全變成向錢看,”一位主流片廠老闆如是說,“聽起來很憤世嫉俗,但確實如此。我不得不束手束腳跟着特許權大片亦步亦趨,不再能夠製作某些電影,哪怕它們很有盈利前景,而只能製作可轉化成玩具的影片。”

好萊塢與特許權影片的羅曼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從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擔綱的第一部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電影推出,再到70年代的巨片,如《教父》(1972)、《大白鯊》(1975) 、《洛奇》(1976)、《星球大戰》(1977)和《星際迷航》(1979),上述每一部都生成了一系列特許權影片。這些影片的成功使得華爾街和公司股東們持續期待着來自電影產業的可觀回報。

如今,每個主流片廠每年推出20部至30部影片,在制訂年度計劃時,片廠的目標是針對節假日和暑期推出少量“支柱”電影和各種各樣不同造價水平的影片來取悅多元化的觀衆羣。主流片廠不再爲整個計劃提供全部資金,而是減少了自家出品的影片數量,主要把錢花在高預算“支柱”電影上,這類電影主要瞄準兩個觀衆羣體—— 一是“青少年和青春期前的少年觀衆”,由10歲到24歲的熱心電影觀衆構成;二是“有孩子的嬰兒潮一代”,由孩子、父母和祖父母構成,涵蓋了8歲至80歲的人羣。“支柱”電影被視爲穩妥投資的原因如下:(1)它們造成媒體事件;(2)它們能夠參與促進捆綁銷售;(3)它們在世界市場上便於推銷;(4)它們具有形成衍生續集從而打造特許權電影的潛能。

主流片廠計劃內的中等成本和低預算影片通常委託外來製片方製作,下文將會解釋。此處只需指明一點:原創的、中等成本的獨立風格影片成了“支柱”電影潮流的無辜受害者,隸屬於各主流片廠的多家特別製作部的關張是活生生的事實。按照保守觀點,這類影片“在觀衆那裏不好銷售”。如福克斯電影公司的比爾梅凱尼克(Bill Mechanic)所言:“這些影片不是靠預告片或單頁宣傳就能讓人消化的簡單概念。它們往往是生活的斷片、人物驅動(character-driven)的故事,在這類影片需要的明星片酬與市場營銷花費大幅上升的情況下,觀衆對它們的需求卻沒有增加。”中等成本影片仍然倖存下來,一些獲得了獎項或票房勝利,但這類影片主要由主流片廠的合作製片方或獨立製片商製作。好萊塢更願意把寶押在可靠和熟悉的事物上。不難看出好萊塢爲了安全起見,越發依賴續集和前傳來支撐疲軟的特許權電影。2011年更是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情況,美國票房最高的前七部影片都是特許權產物:從雄踞前列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和《變形金剛3》,到《速度與激情5》和《賽車總動員2》。

主要製片潮流

漫畫書特許權影片

爲了貼近“青少年與青春期前的少年觀衆”,漫畫書提供了一處特許權電影的母礦。漫畫書特許權電影的兩個主要來源分別是DC漫畫公司(DC Comics)和漫威娛樂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兩家公司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DC漫畫公司如今是時代華納的子公司,靠以超人(Superman)、蝙蝠俠、神奇女俠(Wonder Woman)和綠燈俠(Green Lantern)爲首的一衆超級英雄揚名天下。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是業內最大的漫畫書出版商,新近被迪士尼公司收購,漫威的超級英雄陣容由蜘蛛俠、X戰警(X-Men)、鋼鐵俠(Iron Man) 和“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等領銜,上述僅是幾個例子。

漫畫書的粉絲羣體十分龐大,這從每年爲期四天的動漫展(Comic-Con)擠爆聖地亞哥會議中心的盛況即可看出。《綜藝》指出:“動漫展很了不起的一點在於,這是一個電影發燒友和粉絲組成的廣大羣體,他們對於新產品胃口大開,也能慧眼識珠。他們是電影愛好者,如果他們喜歡所看到的,就會熱衷於談論,他們絕對不會羞於在網上或當面表達觀感。”

好萊塢對於超級英雄的興趣始於20世紀70年代,當年的製片人伊爾亞薩爾金德( Ilya Salkind)和亞歷山大薩爾金德(Alexandre Salkind)從華納兄弟公司獲得了“超人”的電影權,以克里斯托弗裏夫(Christopher Reeve)爲主角拍攝了四部電影。理查德萊斯特(Richard Lester)的兩部遊戲之作《超人2》和《超人3》是這個系列的巔峯之作。華納公司1989年製作了其第一部“蝙蝠俠”真人長片,1992年《蝙蝠俠歸來》緊隨其後。兩部影片均由蒂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邁克爾基頓(Michael Keaton)主演,其對英雄主人公“暗黑、神祕且憂鬱”的刻畫遠離了20世紀60年代電視劇集中由亞當韋斯特(Adam West)的扮演而流行的“裝腔作勢的披風英雄”形象。在此之後,還有兩部名氣較小的續集,由喬舒馬赫(Joel Schumacher)執導、瓦爾基爾默(Val Kilmer)主演的《永遠的蝙蝠俠》(1995)和由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主演的《蝙蝠俠與羅賓》 (1997)。

華納公司從薩爾金德處重新取得了“超人”的電影權,2005年在托馬斯圖爾(Thomas Tull)的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的支持下重啓“超人”和“蝙蝠俠”特許權電影項目。圖爾是個風險投資家,主要對動作與冒險電影感興趣。《華爾街日報》如是報道:“38歲的圖爾先生屬於新一代電影與電視製作人,這代人在電子遊戲和漫畫書的滋養下長大,現在正在將兒時的迷戀轉化爲高預算的現實。”傳奇影業的第一筆投資是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由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主演,以及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執導的《超人歸來》( 2006),由布蘭登羅斯(Brandon Routh)主演。兩部影片均獲得了相當高的總收入,但無奈入不敷出。

此後,傳奇影業改變路線,開始開發DC漫畫公司不那麼出名的作品。例如在2006年,傳奇影業資助了扎克斯耐德(Zack Snyder)執導的《斯巴達300勇士》(300),該片改編自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的漫畫小說,講的是斯巴達人在塞莫皮萊敗給波斯人的故事。這部電影的首映是當年最盛大的首映式之一,全球總收入達5億美元。2008年,傳奇影業重拾蝙蝠俠特許權電影,製作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再次由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諾蘭的暗黑系蝙蝠俠續集成了繼《泰坦尼克號》(1997)之後美國影史上總收入第二的影片,帶來了超過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和超過10億美元的海外收入。華納運作這部影片的病毒式營銷方式引起了關注,在影片夏季發行之前,華納在一年時間裏利用超過30家網站,留下一條虛擬的“麪包屑”蹤跡(bread crumbs)來討好粉絲們。

當代的漫威漫畫公司是1961年依靠斯坦李(Stan Lee)的個人創作起家的,斯坦李是“蜘蛛俠”和其他大量漫畫角色的創造者。漫威公司的核心業務——出版業從來不是很賺錢,直到它將自家超級英雄人物的特許使用權授予電影製作纔有所改觀。轉變開始於1998年,當時漫威公司脫離了破產保護,由原來旗下的子公司——阿維阿拉德(Avi Arad)和艾克佩爾穆特(Ike Perlmutter)領導下的Toy Biz公司接手。福克斯公司的《X戰警》和索尼公司的《蜘蛛俠》等特許權電影的大獲成功刺激了漫威,促使其於2005年以漫威片廠的名號投身電影製片業。作爲特許權頒發者,漫威過去只能得到旗下資產票房收益的少量百分比分成,而作爲製片方,它可以獨佔利潤。一開始,漫威向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爭取到5.25億美元的貸款,用來資助十部影片的拍攝製作,後又與派拉蒙公司簽約由後者負責發行,漫威同意支付派拉蒙10%作爲發行費用,並支付其影片在美國的營銷費用。漫威的試水之作是喬恩費儒(Jon Favreau)執導的《鋼鐵俠》(2008),由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格溫妮斯帕爾特羅(Gwyneth Paltrow)與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主演,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首映週週末就從4105家影院吸金1億美元,創下派拉蒙公司真人電影最高的開畫票房紀錄。

《新千年的好萊塢》

作者:[美]蒂諾·巴里奧

定價:45.00元

出版日期:2020/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