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東歐小國阿爾巴尼亞,相信一定會被阿爾巴尼亞一個獨特的景象所震驚。倒不是說阿爾巴尼亞擁有多麼璀璨輝煌的歷史,多麼優美秀麗的自然風景,而是小小阿爾巴尼境內無處不在的碉堡,小小的阿爾巴尼亞內部,居然存在着高達36萬個碉堡。

阿爾巴尼亞

但凡去過阿爾巴尼亞,無論你在鄉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在高山還是低谷,無論是在海濱還是灘塗,你都可以看到大量由鋼筋水泥建築而成的碉堡。

這種碉堡一般直徑3~4米,主要建築都修築在地下,在地面之上,只露出一個如倒扣的鍋一般的圓頂。這樣的碉堡即便是毫無軍事經驗的普通人,也一眼可以看得出,它存在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軍事目的。阿爾巴尼亞爲什麼會在全國修築如此之多的碉堡呢?

阿爾巴尼亞隨處可見的碉堡

被稱爲“山鷹之國”的巴爾幹小國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十分不起眼的一個小國,這個小國面積僅有2.8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僅200餘萬。無論在諸國林立的歐洲還是世界上,都是名副其實的小國。

不過,這個小國在中國卻有着極高的知名度。而原因就在於,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與阿爾巴尼亞有一段極爲密切而特殊的關係。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種種問題,中國與蘇聯的關係迅速由親密無間變爲互相指責。而蘇聯由於強大的國力和對於社會主義陣營巨大的影響力,當時,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幾乎開始對於中國爭相指責。

阿爾巴尼亞

不過,位於歐洲的阿爾巴尼亞卻成了例外,在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的領導下,阿爾巴尼亞選擇了支持中國,從此之後,阿爾巴尼亞與中國開始了密切的往來。

1971年中國能夠恢復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阿爾巴尼亞也付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對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幫助更多。

從1957年開始,中國對於這個人口不過200餘萬的小國開始了大力援助,短短20多年的時間,中國就給予了阿爾巴尼亞約100億人民幣的援助,中國的援助,從飛機、大炮到糧食、鋼筋、水泥、機械設備,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蜜月時期的中阿宣傳

而阿爾巴尼亞的碉堡,正是在這一特殊時期建設而成的。

1946年,在蘇聯的幫助下,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因此成爲社會主義陣營的一部分。

不過,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霍查卻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作爲一個人口僅百餘萬、面積只有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小國總統,按道理,他的生存方式應該是在大國夾縫之間小心翼翼地求生存,然而,霍查卻不想如此,作爲小國的領袖,他卻有着一顆大國的雄心。

而且最牛的是,作爲社會主義國家的小國領袖,霍查不但敢與以美國爲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勢不兩立,就連社會主義陣營的三大強國他也分別一一得罪。

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

霍查先是與蘇聯鬧翻,站在了中國這一邊,而在中國大力援助之後,由於阿爾巴尼亞過於貪得無厭,最終在1978年與中國反目成仇。這還不算,由於霍查內心始終存在的“大阿爾巴尼亞夢想”,最終,阿爾巴尼亞還與鄰國、有“巴爾幹之虎”之稱的南斯拉夫也最終反目成仇。

如此能作死的霍查,對於自己的處境自然也心知肚明,因此,霍查自始至終一直極沒有安全感。

而且,當時的國際形勢確實十分糟糕,70年代,蘇聯正處於最巔峯的時期,美國由於越南戰爭的失利,國際社會上出現了蘇進美退的局面。蘇聯四處出擊、咄咄逼人。

社會主義陣營

美國雖然因爲越南戰爭的失利而不得不退縮,但是,對於小小的阿爾巴尼亞而言,依然是無法比擬的龐然大物,美國也從未停止過顛覆阿爾巴尼亞政權的想法。

因此,由於自己的作死和嚴峻的國際形勢,繼中國提出“深挖洞、廣積糧”的口號之後,霍查則提出了“提高警惕,嚴陣以待,一手拿鎬、一手拿槍,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政策。

在這種政策的指引之下,阿爾巴尼亞開始全國總動員,集結全國的物力、財力、人力,用於在全國修築碉堡。

阿爾巴尼亞地勢

阿爾巴尼亞在全國修築的碉堡,堪稱世界碉堡博物館,幾乎人類在戰爭中出現過的碉堡都能夠在阿爾巴尼亞找到。阿爾巴尼亞的碉堡,有的修築在房前屋後,有的修築在廣闊的田野,有的修築在公路鐵路旁,有的修築在山頂上,有的修築在海邊灘塗。這些碉堡中有明碉,有暗堡,有密如織網的碉堡羣,也有孑然獨立的獨立碉堡,有能夠藏兵數百、長期堅守的大碉堡,也有隻能容一人出入的單兵碉堡。

而且,由於當時阿爾巴尼亞國小民疲、工業實力十分有限,所以,當時阿爾巴尼亞修築碉堡所用的鋼筋水泥,相當一部分是還沒有鬧翻的中國援助而來的。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集結全國之力的阿爾巴尼亞一共修建了高達36萬個碉堡。

阿爾巴尼亞修建的碉堡一共花了多少錢的?據說,當時平均一座碉堡的造價是250美元,所以,36萬個碉堡總耗資高達1.75億美元。

阿爾巴尼亞所在的巴爾幹半島

那麼,如此龐大的碉堡羣,對於阿爾巴尼亞意味着什麼呢?有人做過這樣的換算,據說如果將修築碉堡的鋼筋水泥和人力、物力、財力用於修築房屋,那麼,足夠阿爾巴尼亞每個家庭建造一套標準兩居室住房。

阿爾巴尼亞在全國修建碉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陣地戰和游擊戰的方式,阻擋敵人的入侵。因此,這些碉堡修築的極爲堅固。

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後,阿爾巴尼亞也由社會主義國家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而這時候,這些碉堡隨着阿爾巴尼亞政府提出融入歐洲的政策而變得毫無作用,甚至成爲國家發展的障礙。

阿爾巴尼亞位置

因此,阿爾巴尼亞人開始試圖將這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碉堡拆除。然而,由於這些碉堡大部分修築在地面之下,又不惜使用大量鋼筋和水泥,修築的十分堅固,變得十分難拆。

當時,在科索沃駐紮的北約部隊曾幫助阿爾巴尼亞拆除碉堡,各國軍隊動用了推土機、吊車、挖掘機等重型設備,費了偌大的力氣,卻纔清除了幾百個碉堡,也可見這些碉堡之牢固。

也因此,由於這些碉堡太過堅固,又遍佈全國,數量過於龐大,時至今日,阿爾巴尼亞的碉堡大部分仍存在。

碉堡

那麼,這些碉堡如今都用作何處了呢?

有的人將碉堡改造成了房屋,開始築起了極具特色的碉堡屋;有的人將碉堡加上了門鎖,成爲了私人的倉庫;有的人則頗有商業頭腦,將位於市郊的碉堡做了一番裝飾,成爲了對外開放的碉堡酒店;也有一些碉堡則作爲了與西方國家聯合軍事演習之用。當然,絕大多數碉堡由於位置偏遠,環境惡劣,實際作用十分有限,仍默默地匍匐在大地之上,成爲了廢棄建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