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從藥物本身出發,這句話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如果大家在喫藥時看過那張冗長的使用說明書,很容易發現基本上每一種藥在使用時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應,也就是說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有可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影響。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中藥裏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將其稱爲中藥的毒性。也就是說,某些中藥是有着一定的毒副作用的,使用時自然也要謹慎配伍、小心運用。

中藥附子與肉桂是臨牀中的常用藥對,但它們的使用需要謹慎搭配,小心使用,用對了可除一身之寒邪,用錯了“毀人於無形”。那麼它們倆配伍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附子.jpg

不管是從藥物的來源還是功效運用來說,附子一直都是一味十分受關注的藥物。它來自於毛莨科的植物烏頭,但巧的是烏頭也是一味中藥,兩者有何區別呢?其實附子和烏頭都是來自於烏頭植株的根部,而其中母根爲烏頭,子根便是附子了。附子味辛、甘,性大熱,可入心、腎及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以及散寒止痛的功效。而肉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它也是一味常常會用到的香料。肉桂與附子一樣,爲辛甘大熱之品,也可入心脾腎經,此外肉桂還可入肝經,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和引火歸元的功效。

肉桂.jpg

可見,附子、肉桂性味歸經以及具體功效上都十分的相似,因此臨牀上兩味藥物往往也相伴而行,相須爲用。作爲兩味溫裏效果十分強勁的中藥,附子配伍肉桂,首先便可以用於裏寒證的治療。裏寒證可因外感寒邪入裏所致,也常見於臟腑陽氣虧損而寒邪內生。如脾胃虛寒,則可見脘腹冷痛、四肢不溫、大便稀溏、飲食不振等表現,而若是腎陽虧虛則會引發下肢冷痛、四肢水腫、女性宮冷。總之,不管是何髒之寒證,虛寒還是實寒,都需要溫陽散寒。附子肉桂既能補火助陽而助陽虛,又可散寒止痛而去寒邪,因此在寒證的治療中都可使用。且附子上溫心陽,中助脾陽,下散腎寒,因此身體上中下焦各個臟腑寒證程度較重者,皆可使用附子配伍肉桂。

附子2.jpg

除了用於一般的寒證以外,附子配伍肉桂還可用於急證的治療。若因本有心腎陽虛,而復感寒邪、陰寒內盛從而引發四肢厥逆、神衰欲寐等症狀,也就是仲景所言之“少陰病”,這時可用附子和肉桂回陽救逆、溫陽散寒。爲了加強療效,還可以再配伍另外一味溫熱性質同樣強烈的藥物——乾薑。從西醫角度來說,休克便與這樣的症狀表現比較相似,因此附子、肉桂、乾薑等藥物也被製作成了製劑以便於在急救中能夠快速使用。

附子配伍肉桂,主要針對的便是“寒”證。善用辛溫藥物的火神派,也在治療疾病中將附子、肉桂等物使用得爐火純青。附子是一個有毒之品,在具體使用中還是應小心爲好。不少醫家有着附子用量越大說明自己醫術越精這樣的錯誤思想,實在令人唏噓。治病救人本爲大德,若成爲醫者互相攀比之地,這樣的思想我們是不提倡的。由此也提醒大家使用附子、肉桂等大辛大熱且有毒之品時,應嚴格辨證,中病即止。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無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