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药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中国药膳辩证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想,做中医科普的事业,目的是什么?

赚钱吗?出名吗?

我觉得,都不是。因为你根本赚不了钱,也出不了名。

我觉得,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兑现一份责任心。、

一个中医人,不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为更多人谋福、服务,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医人吗?

正因如此,在我的文章里,我把所有的经验、所思、所感、所悟都拿出来,无偿地奉献给我的读者。

比如下面我说的这个小方法,就是其中的代表。

话要从头说起。

我以前认识一个出身农村的中医人,姓郑。

他没有渊博的家传,师门并不显赫,甚至所读的学校都很一般。

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钻研和总结。他最拿手的,就是针药并举,辅助治理脑梗后遗症。

那是大概十多年前的时候,中国的脑血管病发病率,正是开始明显上升的时候。就由于他的这个特长,后来有专门的脑卒中康复医院找他去出专家诊。

他有一些小的食疗方子,或者说简单的中药配伍,对提高康复水平确实有帮助。有些患者,在他那里调理五六年之久,到最后走路说话如常人。

有一回,我就问他,他的这些小配伍里头,有没有什么透露的,让我这个水平差的人,也长进一些。

他一听,笑了,知道我在开玩笑。

转而,他有一脸认真地说,其实,中医里头很多好的配伍,好的中药材,对脑梗后遗症的康复有帮助。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不屑于顾。还有的,是用了一阵子,随手就扔掉了。

比如说,有一个配伍,就是他常用的:

准备中药川芎、黄芪各30克,煎熬3次,取药汁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熬煮到米烂粥成。

这个办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后遗症患者有益。只要能坚持用,不泄气,肯定见疗效。

川芎和黄芪各30克,这量可不小啊。脑梗患者受得了?

郑医师则说,怎么受不了?如果川芎用少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必须用大量才行。

我点点头,略有所悟。

再后来,有那么几回,我遇到了他的几个老患者。交谈之际,这些老患者说,川芎、黄芪各30克熬粥的办法,郑医师确实给他们用过。别的不说,至少服用一段时间后,身体四肢比从前有力气了,而且麻木感减轻。身体确实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些,我觉得,我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研究了。

现在,我把我研究的结果,说给你听。

首先,黄芪配川芎,确实是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常用搭配。无论是脑血管病患者,还是心血管病患者,都能用到。气虚血瘀的脑梗后遗症患者啥样?简单说,就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便,或者说话吐字不清,或半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有的会不自觉地流口水,爱冒汗,心悸便溏,舌质发暗,苔薄白或者白腻,脉象沉细,或者细缓。

说白了,就是你看一些上了年纪的脑梗后遗症患者,身体瘦瘦的,脸色白白的,走路缓慢费力而半身不遂的,基本都要考虑是这个证型。

对这类人,就得补气活血了。黄芪配川芎,其中的黄芪能补气,川芎能活血,自然恰到好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川芎。川芎这个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十分详细了。结果显示,它确实对脑血管缺血缺氧性疾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川芎嗪。而且,川芎大量用,治疗效果比小量用,效果好很多。这就是为什么,郑医师强调,川芎必须用足30克的原因。

但是,我自己认为,川芎作为行气活血药,它的药力还是比较迅猛的。有的人受得了,有的人受不了。所以,一般人,应该从小量开始用,然后逐渐可以小幅度地增加药量,最终不超过30克。这是稳妥的做法。

因此,我主张,一般的人,应该从川芎、黄芪各9克开始用,缓缓图之,以求平稳、安全、长久之计。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借鉴。可以说,这个小配伍,是郑医师职业生涯里头,“保饭碗”的小配伍,有一定含金量。但是,我建议普通读者,应该在中医师、中药师的当面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也就是说,你前提是辩证准确。有的人,属阴虚风动,或风痰阻络,或肝阳上亢,你用黄芪配川芎,就彻底糟糕了。切记切记。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