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喲切克鬧,各種垃圾來一套

作者 | Lexie

責編 | 蔣豐

後疫情時代,隨着我們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垃圾分類被再次置於話題中心。

數據顯示,全球垃圾處理市場將從2017年的3306億美元, 以6%的複合增長率在2025年達到5300億美元。

由於低效的回收系統,高昂的回收成本,以及嚴格的回收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 ,目前垃圾整體回收率只有14%,每年產生的20噸固體廢物中有60%都直接排入了露天的堆放場和垃圾填埋場,整個行業急需刷新。

很多創企發揮奇思妙想,通過使用科技和可持續創新模式來實現垃圾行業的智能化。

1.垃圾回收:小垃圾大作用

TerraCycle:“賣破爛”入選福布斯

小東西的回收很重要,像是菸頭或是零食的包裝其實非常難回收,但也常被普通的消費者忽視。

2003年創立的TerraCycle是一個想要將回收打造成一個“閉環”過程的公司,創始人Tom Szaky在加拿大長大,從小就有“收廢品”的愛好, 靠着“賣破爛”入選福布斯全美3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CEO之一:point_down:

TerraCycle也在2016年被Inc.評選爲全美最酷的小型創業公司。

消費者可以通過自行寄送回收,或是放到投放點回收的方式將垃圾進行處理。 TerraCycle收到物件後加工廢品,將它變成原材料賣給製造商,或直接改造成家居傢俱用品。

比如菸頭變成塑料托盤,果汁盒變鉛筆盒,牙刷變錢包,糖紙變風箏,包裝袋變手提包,是不是很像我們小時候的手工課作業:point_down:

TerraCycle正是應用了大多數人有心無力的環保念,消費者只需要完成“送”這一個動作,就能夠爲環保做貢獻。

至今TerraCycle的足跡已經遍佈了20多個國家, 有超8000萬人加入了這一環保項目,回收利用了25億件廢品。

TerraCycle目前也推出了自家的商品回收電商平臺,由寶潔、雀巢、瑪氏、聯合利華等大公司提供原材料, 經加工後保留他們的logo賣給消費者。

產品不僅平價而且耐用精美,對於大公司來說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一次加分:point_down:

Sierra Energy:垃圾成爲新能源

大部分的垃圾被送到垃圾場後,不但非常佔空間,而且如果焚燒的話還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加劇全球變暖。

而像Sierra Energy一樣創企的目標就是 變廢爲寶,將垃圾變成新能源:point_down:

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戴維斯的公司在去年剛剛完成了3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者是創始人包括比爾蓋茨、馬雲等全球富豪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Sierra主打的是一種“氣化”的科技,創始人Hart表示這不是一種走形式的循環回收,把不同類的垃圾放進不同的回收箱最後都一鍋燉進了同一個垃圾堆。

而是在終端使用氧氣和水蒸氣等元素同時將垃圾堆的溫度升到4000華氏度,這一溫度是火山核心溫度的兩倍,可以分離玻璃和金屬,將其他的垃圾降解成基本的化學物質,然後被用來創造新能源:point_down:

通常的垃圾處理方式都會產生甲烷,而氣化的模式只會產生一氧化碳和氫氣。所有產生的氣體都可以被再利用,可以用來造塑料、化肥、航空燃料。

雖然這樣生產出的燃料還是會產生一些氣體排放,但比普通化石燃料的排放要乾淨10多倍。

2.垃圾分類:機器人來幫忙

最讓我們頭疼的,莫過於垃圾分類這一步驟,不管是出於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匱乏,還是真正要分起來的麻煩,都希望可以有機器人來幫忙。

ZenRobotics:垃圾分類的變形金剛

機器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一般應用在用機器手臂收集和分解垃圾這些通常較耗人力的工作上,目前許多智能垃圾分類的應用只限於比較後期的步驟,比如當垃圾到達大型垃圾處理廠的時候。

ZenRobotics垃圾回收設備主要就針對於這樣的應用場景, 這是全球第一個機器人垃圾分類系統。

這款機器通過激光掃描技術,將傳感器信息輸送到AI系統,再將分類信息傳送給長達兩米的機器手臂:point_down:

這一機器已經進化到擁有三條機械手臂,一小時可以撿起6000個可回收垃圾。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許多企業都引進了這項技術,大大加快垃圾分類的效率。

CleanRobotics:人工智能垃圾分類

CleanRobotics是目前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的一家,總部位於匹茲堡,這家公司的核心產品就是一個叫做TrashBot的機器人。

通過使用相機和傳感器對垃圾進行掃描,用人工智能將不同垃圾合理分類,目前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0%:point_down:

TrashBot的算法能夠根據每個垃圾回收市場不同的回收規則進行調整,長期以來還會根據表現不斷進行自我優化。

Greyparrot:垃圾分類大數據

同樣是應用計算機技術來進行廢物分類的英國公司Greyparrot,在5月剛剛完成了220萬美元的融資。

他們所打造的AI技術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成分分析並將物品在傳送帶上的位置提供給機器人,報紙、玻璃、罐頭等等不同類型根本不在話下:point_down:

Greyparrot還有另外一大賣點就是可以收集數據,集合成行業數據報告,而這正是目前所缺少的。

不管是消費者、政府、還是垃圾處理中心都迫切地 需要關於流程和頻率的訊息來搭建更好的處理系統, 在未來能夠將打破垃圾處理行業“悶頭幹”的盲猜模式。

可以用數據解答“多久可以倒一次垃圾?”、“回收率有多高?”、“哪種回收方式可以更省錢?”等問題的公司將成爲關鍵。

3.垃圾處理:市場大需求多

對於企業來說,想要正確便捷解決掉垃圾目前很複雜,大多基本都還在使用“美國版58同城”-Craigslist找供應商,但無法確保可以獲得及時且靠譜的服務,按需經濟的浪潮也吹到了這一行業。

Trash Warrior:垃圾處理界Uber

今年初,500 Startups的展示中就有一家叫做Trash Warrior的公司在這一領域表現突出,創始人沈誕琦有着數據和諮詢的資深背景,搬到舊金山後對城市內的髒亂深感震驚,出於對環保的熱愛便創立了這一垃圾處理界的Uber:point_down:

Trash Warrior主打高效且性價比高的服務, 與市場上大多要價$100+的競爭者來說,只需70美元 ,5分鐘內就爲企業匹配到合適的處理者,快速解決戰鬥。

除了速度,與通常在Craigslist上找到的對接者來說,Trash Warrior的服務挺靠譜,商家可以通過GPS進行追蹤垃圾,這份透明度讓服務商不認真回收直接將垃圾傾倒在街邊的情況杜絕,提升了回收效率。

對於格外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的企業來說,他們還可以提“個性化”的要求,比如如果想將紙箱直接送到造紙廠進行回收,減去中間的回收站等環節。

Trash Warrior也會確保這樣的要求被傳達, 這樣的定製方案正是目前環保行業需要卻稍有提供的

而這一匹配對於提供垃圾分類服務的商販和個人來說也是福音,因爲他們本來大多也是隻能在Craigslist上進行找活,客源不穩定。

跟大型垃圾處理公司相比也沒什麼競爭優勢,有了智能化的平臺對接後一切就比較輕鬆:point_down:

今年5月,Trash Warrior完成120萬美元的Pre-seed輪融資,由Altair VC領投,其它投資者包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500 Startups, Alumni Ventures Group, Lombard Street Ventures等。

目前公司已在灣區開始了服務,目標是用一年的時間將足跡擴展到美國的各大城市,並和回收中心進行合作,切實可行向一個更乾淨的地球努力。

美國智能垃圾分類的市場潛力大,預計將從2019年的772萬美元以6.9%的增長速度在2025年達到1232萬美元。

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垃圾處理的難題似乎成正比 ,未來像是按需清潔,智能分類,垃圾變寶等領域都將成爲環保產業的“香餑餑”。

對於我國來說,目前處於環保與垃圾處理教育和意識轉變的關鍵時期。

在這個階段若能注入科技力量,通過人工智能和按需經濟等創新模式來減少垃圾分類的繁瑣,優化循環模式,將有助於改變許多人對於環保難環保煩的觀念,共同創造我們的未來。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