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3日,任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司令的张轸冒死来到武昌,他打算说服国民党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伙同他一起起义,投奔解放军。没想到鲁道源背地向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顾祝同告了密,事情败露,张轸危在旦夕。

1949年5月14日,白崇禧特地在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约见张轸,此时的张轸还不知道起义一事已经败露,直到白崇禧将顾祝同的密电甩到脸上时,他才明白,自己被出卖了。

白崇禧气急败坏,他命令张轸打电话通知师长以上军官第二天早上10点召开紧急会议。张轸见此情况,并未慌张,他提出了一个请求,“电话我可以马上打,但总不能在你这里打吧,我想到十九兵团驻汉办事处打更方便些!”

白崇禧知道不能放虎归山,但是作为第十九兵团总司令,也只有张轸能命令手底下的师长,白崇禧犹豫再三,说了一句:“快去快回!”,其实此时的白崇禧也在心里有所狐疑,身为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司令。手底下管第一二七军和第一二八军两个军长,可谓位高权重,不可能轻易投敌。

张轸从白崇禧手下脱险后,立刻前往金口鲍汝澧师部,召集手下部将开了一个高级将领会议。张轸号召手下部将提前起义。会议开了大半夜,张轸命令三一三师政治部主任柳世玺、副师长丁建华立刻起草部队起义通电。

到了第二天,张轸审定后决定由三一三师向部队发布起义通电,张轸率领25000国民党军投奔中国人民解放军。张轸发动金口起义,让白崇禧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误判了张轸起义的决心。5月18日,张轸率领两万五千国民党军到达汉口,与解放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以及第四野战军邓子恢会面。

张轸为何不顾生死要投奔我党?

1939年7月,当时张轸被调到重庆任军政部第二补充新兵训练处处长兼渝南警备司令。

在他赶赴重庆上任之前,国民党军重量级人物李宗仁专程来送他。两人促膝长谈。相对于在国民党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宗仁,张轸虽然崭露头角但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历史冷知识#

李宗仁告诉张轸,想要在当下能够有权有势又有名,只有三条路:

一、自己建立军队,占山为王。像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那样,蒋介石根本拿他们没办法,大家都有自己的枪杆子,谁也不怕谁。

二、投机取巧,溜须拍马。像汤伯恩那样,拍蒋介石马屁。哄好了蒋介石,自然也就有自己的一碗粥喝。

三、有真本事,在蒋介石手下干出个名堂来。这条路也最难走,因为你想做一个忠心耿耿的好部下,但领导不是好领导。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陷害。

张轸听了李宗仁的这一席话,深受感动,他知道第一条路,自己没白崇禧、冯玉祥那么大本事;第二条路,自己又是一个军人,根本做不了奴才;第三条路虽然自己想走,但是也是个死胡同。

张轸知道这三条路都没有出路后,他在重庆任职期间,慢慢接触了我党,当时聚兴银行董事长李世璋和张轸是老相识。李世璋曾是国民党第六军十八师党代表,表面上是一个国民党左派,其实真实身份是我党秘密党员。

在李世璋的潜移默化下,张轸逐渐接触了我党高层周恩来、林伯渠、以及周恩来妻子邓颖超,随着接触的深入,张轸对我党印象很好。

周恩来曾嘱咐张轸,“张将军在国民党中的威信和影响,很有发展前途,但是务必要态度灰色,不要参加任何组织,希望你能深明大义,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着想。”

同时周恩来还特意提醒张轸蒋介石猜疑心很重,与我党接触时一定要注意隐蔽,保护好自己,以防不测。周恩来的细心劝告让张轸倍感温暖。

一别十年,张轸在国民党军中屡屡被提拔,但是一直记得周恩来的劝告,1947年夏,蒋介石派张轸去前线打内战,其实此时的张轸并不愿意。他被蒋介石任命率两个整编师和一个独立旅到汝南南岸堵截刘邓大军。

但张轸也无能为力,刘邓大军突破防线,千里挺近大别山。解放军控制了中原地区。蒋介石在武汉设立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命令白崇禧为总司令,张轸为副总司令兼任第五绥靖区司令部司令官。

1949年春,张轸所部扩编整顿,改编为第十九兵团,下设第一二七军和第一二八军,张轸任兵团总司令管两个军。

此时的张轸已经动摇,淮海战役解放军大获全胜之后,张轸感觉到国民党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下了起义的决心。

张轸主动派人与华东地区我党组织联系,派女婿张尹人前往解放区和第四野战军副政委邓子恢洽谈起义事项。双方共同协定起义时间为解放武汉时期。

不料张轸起义事情败露,于是5月15日张轸率军在金口起义。5月16日汉口解放,5月17日武昌解放。5月20日张轸电告全国,宣布自己归降解放军。经毛主席和朱德批准后,张轸所率部队整编,张轸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张轸为51军军长。

识时务者为俊杰,1979年张轸曾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1981年7月26日病逝于郑州,享年87岁。

张轸率军投奔解放军,极大的震动了白崇禧部队的战斗士气。加速其提前撤离武汉,让武汉免受战争破坏。保护了武汉的工业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