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時諸葛亮就已爲劉備定下了圖謀天下的大戰略,簡單來說就是以荊、益二州爲根據地,結好孫權,待天下有變,就從荊州派一大將北攻南陽、洛陽,而劉備則親統益州人馬殺向關中,如此百姓必然夾道歡迎,等兩軍會師佔領中原,那時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戰略的確很好,奈何天不遂人願,荊州對東吳來說如同項上之刃,無論再怎麼和好,東吳也是要把荊州搞到手的,所以還沒等蜀漢進兵中原東吳就先奪了荊州,荊州一丟,諸葛亮的戰略就大打折扣,爾後劉備違背戰略兵發東吳,夷陵一戰損兵折將,令蜀漢元氣大傷,使事情的發展與諸葛亮的原戰略偏離更遠。

後經過五年的勵精圖治,蜀漢的元氣才漸漸恢復過來,不過此時荊州已丟,劉備已死,天下也沒有大變,顯然不是北定中原的絕佳時機,既然如此,諸葛亮爲何還一意孤行進行多次北伐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志在吞魏而非守蜀

諸葛亮的志向非常遠大,他年輕時每以管仲樂毅自比,自視極高,他之所以出山輔佐劉備,爲的是匡扶漢室,一統天下,而非爲在蜀地苟且偷安 ,如果志向僅限於此,那比之劉璋又有什麼不同呢?若如此當初投效曹操豈不是更好?事實上從他出山輔佐劉備至第一次北伐,已有二十一年了,這二十一年光陰,諸葛亮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帥小夥生生熬成了老人家,可是隆中定下的戰略一半還沒完成,他的心裏怎能不急?所以待兵甲略有足備,他就立刻開始了北伐大業,以追求其畢生的理想。

2、以攻爲守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後出師表》

蜀漢爲何可以憑藉一州之地與曹魏抗衡?地勢險要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劉備剛入主益州時,北方經過多年戰亂,人口已消亡大半,而益州卻由於戰亂較少,人口並沒有銳減,反而接納了許多從其它州逃難過來的老百姓,故彼時蜀吳分別在東西方與曹魏對峙,力量相差還不是十分的懸殊。

但是諸葛亮明白,中原的發展潛力遠比蜀吳要大的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蜀漢不先出擊,假以時日,等曹魏國力恢復,就等於坐以待斃,將永遠喪失北定中原的機會,故此諸葛亮雖知道最佳北伐時機未出現但又不得不盡早爲之。

3、老兵將盡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羣、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後出師表》

第一次北伐結束後不久趙雲就去世了,而他還是五虎將裏最後一個去世的,當時蜀漢軍中就是面臨着這種青黃不接的局面,諸葛亮知道如果不趁着還有一部分老將尚在時北伐,一旦等這些老將老死之後,將會出現軍中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正因如此他想盡早完成北伐大業。

由此可見諸葛亮雖然知道尚沒到北伐的絕佳時機,而且北伐也註定難以勝利,但明知難爲而爲之,其苦心可見一斑,無怪乎是後世人臣之表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