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何舍弃了家大业大,天子“坐镇”的曹魏,反而以弱小疲敝的蜀汉为正统?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蜀汉身上,总有一股精神或力量能震撼你我。

无论早期的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生死情义,百折不挠,还是中期和后期,诸葛亮和姜维的鞠躬尽瘁和逆天而为,蜀汉从始至终都在闪耀着光芒,发出震耳的呐喊,哪怕闭上眼,也依然能感受到一股不屈的铁血悲情……

其一:永远的“邵陵太守”

公元219年的冬天有点冷,蜀汉第一名将关羽兵败荆州,死于本年冬。随着关羽死讯在荆州地区传开,荆州各地皆投降东吴。但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却根本没有投降的打算,为了保住城池,开始准备了。

习珍有个弟弟叫习宏,他很冷静,对哥哥说:“如今荆州各地都迅速崩溃,只凭咱这点力量想守住城池,太难了,不如先假意投降,然后等待时机再反归蜀汉。”

习珍思索片刻后同意了。但毕竟习珍人手太少,想要真正达到效果,就必须联络其他心向蜀汉的官员。于是习珍很快跟樊胄取得联系,两人准备待机共同举事。哪料这个消息,却被孙权得知。

于是孙权命荆州降将潘濬率五千精兵,来讨伐习珍。一时间黑云压城,习珍镇定自若,率领所管辖的七个县的兵力,自封为“邵陵太守”,开始了顽强抵抗。但习珍所部哪里是对手?最终各县俱失,习珍仅率领几百人,退守到一个山丘之上。

潘濬,本是蜀汉的治中从事,刘备命他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却最终投降了东吴。面对不屈的习珍,潘濬毕竟有愧,于是跑到山下劝习珍投降。哪料习珍却大喝道:“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随后抬手一箭,惊得潘濬落荒而回,跟着便大怒,亲自督阵,命吴兵功山却被打退!再次攻击,依然被打退。

如此,一个多月是时间内,这个山丘上,蜀汉大旗依旧飘扬。但此刻的习珍,却已是弹尽粮绝,再也无力抵抗吴兵进攻了。习珍拔剑在手,对手下人道:“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言毕,习珍自尽!

荆州地界一座不起眼的山丘上,一位孤独的邵陵太守,血战一个多月,直至粮尽自刎!所谓铁血悲歌莫过于此!事后刘备得知后大悲,在成都遥为习珍发丧,并追封习珍为“邵陵太守”!(出自《襄阳耆旧记》

这就是蜀汉魂,哪怕大厦倾覆,却依然有慷慨悲歌,夹裹着铁马金戈,穿越千年而来,只为了坚守那一份忠贞!

其二:“永安”得安

永安城非常有名,因为刘备兵败夷陵后,在这里托孤诸葛亮,并最终死在了这里。一晃40年过去了,刘备托孤之声依在永安回荡,可惜诸葛亮已去世多年,而刘禅投降的消息却突然传来。

永安乱套了,许多官员惊恐万分,都想着纷纷逃离。驻守永安的罗宪却大怒,一口气斩杀了数位想逃跑的官员后,这才稳定住了永安城。

不久,东吴一彪军队开来,向城内大喊:“兄弟开城,我们东吴是来帮助你们抵抗曹魏的。”罗宪站在城头大喊:“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降虏乎!”(蜀汉亡国了,但你们吴国本跟我们唇齿相依,却来趁火打劫,把我们蜀汉当什么了?做梦吧,我岂能归降你们这样的无耻小人!)

吴兵眼见没有骗开城池,只得退了。哪料不久后却又回来了,这次是吴国名将陆逊之子,陆抗亲统大军而来。随后永安城战火纷飞。

永安已经成了一座被抛弃的孤城,背后所依靠的都不知是谁。但罗宪却为了保住蜀汉最后的尊严,顽强抵抗了六个月之久。

此刻城中发生了瘟疫,军士折损了大半,有人劝他快逃,但罗宪却喝道:“夫为人主,百姓所仰,既不能存,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我罗宪是城中所有百姓的依仗,如今情况危急却让我逃跑,这不是君子所为,我要跟永安共存亡!)

倘若刘备英灵还在永安,听闻了罗宪的这番话后,必会含笑九泉了!永安,刘备病亡之地,没有丢蜀汉的脸!

但永安还能保住吗?若背后还有蜀汉朝廷,早就发兵救援了,但如今谁来救?邓艾、钟会和姜维,也都死于不久前的姜维复国,西川早已乱成一锅粥。但罗宪却依旧咬牙坚守,何为铁血悲情?看看罗宪!

也许罗宪的坚守感动了上苍,曹魏荆州刺史胡烈,突然率军攻打东吴,陆抗引军回援,永安得“安”了,这堪称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最终,罗宪听从刘禅之命把永安城交给了曹魏。(出自《晋书》)

为何蜀汉能成为《三国演义》中的正统?看看罗宪孤守永安城时的这份震撼,哪怕都亡国了,却依然浴血奋战六个月,只为保住蜀汉最后的一点尊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