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半年發債6.34萬億創新高 債基理財虧損或反向衝擊債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6月,信用債發行量達6.3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上半年信用債淨融資超3萬億元,也創新高。

今年上半年,公司類信用債發行6.3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但5月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導致債市出現調整,並影響了債券理財產品,各家銀行的淨值型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近20只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淨值爲負的情況,對習慣於保本的投資者產生心理衝擊,進而減少購買債券類理財產品,這可能迫使部分理財資金降低債券配置。

一位股份制銀行資債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央行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收緊,銀行接下來要加大國債等標準化債券的配置力度。

在公司類信用債之外,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量最大,達到3.49萬億元,同比增長22%。

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的國常會指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

發債量創歷史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統計,2020年1-6月,信用債(包含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定向工具)發行量達6.3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去年全年的發行量爲9.18萬億元;上半年信用債淨融資超3萬億元,也創新高。

3月末召開的國常會指出,“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淨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爲民營和中小微企業低成本融資拓寬渠道。”

上半年信用債發行高峯主要集中在3、4月份,分別發行1.55萬億元、1.61萬億元;5、6月發行量回落至0.75萬億元、0.90萬億元。

疫情之後,全球主要央行放鬆貨幣政策以緩解經濟受到的負面衝擊,爲債市上漲提供流動性基礎。5月後,地方債、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增加,但資金面沒有進一步放鬆,債市總體供給增加。

根據方正證券統計,信用債收益率一季度穩步下行,1年期AAA級中票到期收益率從年初的3.16%降至 2.40%左右;二季度開端,到期收益率急速下行,1年期AAA級中票收益率單日最高下行幅度達22BP。至4月底,1年期AAA級中票到期收益率降至1.80%左右。但自5月初到6月,市場到期收益率又轉頭向上,快速上行。至6月24 日,1年期AAA級中票收益率回升至2.72%。

造成這一波回升行情的主要原因包括,資金面逐漸轉向收緊,對應銀行間同業存單及同業拆借利率上行。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爲,債市之前槓桿率較高,待購回債券餘額明顯增長。5月以來,政策有意引導債券收益率上行,降低債市槓桿水平。

6月15日,央行開展爲期1年的2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爲2.95%,與上次持平,6月LPR降息預期也隨之落空。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目前資金利率回到2%左右,這符合央行政策調控,短端利率應圍繞政策利率。4月份短端利率低於1%,距離2.2%的公開市場利率差距太大,所以近期貨幣政策是對短端利率進行糾偏。

當前流動性寬鬆程度迴歸穩健中性,貨幣政策5月以來的政策一直是支持實體經濟復甦,而且要求直達實體經濟,所以貨幣政策採用了降低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設立直達實體經濟融資工具等。

今年6月,央行創設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兩項貨幣政策工具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以扶持中小微企業。

貨幣政策邊際收緊

“目前來看,央行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收緊。”上述股份制銀行資債負責人表示,銀行接下來要加大國債等標準化債券配置力度。

他認爲,前期逆回購資金一直沒有調整,央行調控方式更加強調以直達實體經濟融資爲代表的“寬信用”工具運用,直接購買小微企業貸款,對市場流動性總量和投資者預期產生一定影響,預計後期市場利率將以區間波動爲主。

表現在DR007利率上,6月末DR007比5月初的最低點(5月9日)提升逾90BP。

6月30日,中國銀行發佈報告稱,下半年內外形勢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對債券市場形成利好。與此同時,中美利差仍會在很長時期內維持高位,甚至可能進一步擴大,這有利於資本流入,對國內債券市場形成支撐。但存在其它因素對債券市場產生下拉作用。

近期,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國“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這可能意味着貨幣政策難以繼續大幅放鬆。

而債券供給也在持續增加。下半年,爲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1萬億元特別國債將於7月底前完成發行(6月中旬已完成部分發行),新增的1.6萬億地方專項債也將在下半年發行,二者合計規模與上半年相當。

中行還稱,部分理財資金可能減少對債券的配置。受前期債券市場調整影響,此前有近20只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淨值爲負,這對投資者的投資意願產生較大影響。

2018年銀行理財總規模達32.1萬億元;受資管新規影響,2019 年銀行理財規模穩中趨降,降至約31萬億元,其中投資於債券的比重約爲56%,即使只有小部分比例理財資金降低債券配置,也足以抵消外資流入帶來的資金增量。總體來看,下半年債券市場難有明顯利好因素,整體將呈現高位盤整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決定於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

張旭認爲,部分投資者認爲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的下調,將利好利率債,因爲這相當於“變相降息”。另有部分投資者認爲,這可能利空利率債,因爲其實質是用“寬信用”取代“松貨幣”。但本次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下調的本意是推動對實體企業的“降息”,並非引導隔夜回購利率等銀行體系資金利率下降。

華創債券論壇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認爲,就政策含義而言,本次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的調降,驗證了貨幣政策方向並未根本性逆轉爲收緊,仍在“總量適度”的區間,寬鬆節奏放緩,後期寬鬆空間也相對有限,但流動性定調未變,結構性降成本仍在持續推動。

相關文章